Browsing by Author "陳嘉成"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以社會認知生涯理論探討影響選擇數學職業意圖的因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10-09-??) 余民寧; 趙珮晴; 陳嘉成本研究參考社會認知生涯理論的選擇模型與興趣模型,建立影響學生選擇數學職業意圖的因素結構關係模型圖,以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簡稱TIMSS)2003年國中生資料驗證之,試圖探究影響國中學生在選擇數學職業意圖的因素。本研究發現,在社會認知生涯理論的興趣模型方面,「數學學習興趣」受「數學結果期待」、「數學自我效能」的直接影響,而「數學成就」則是產生間接影響;至於社會認知生涯理論的選擇模型方面,「選擇數學職業意圖」受「數學結果期待」、「數學學習興趣」的直接影響,而「數學成就」、「數學自我效能」則是產生間接影響。上述潛在結構並無性別差異存在。最後,本研究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在教育實務應用與未來繼續研究上的建議。Item 劍的雙面刃─國中數學科不同成就學生 學習組型差異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8-09-??) 陳嘉成; 陳柏霖; 洪兆祥; 薛人華; Chia-Cheng Chen, Po-Lin Chen, Chao-Hsiang Hung, Jen-Hua Hsueh有些學生在資賦上很好,但學習表現卻不如預期,稱之為低成就學生;有些學生在資賦上低於平均數,但表現卻高於其能力水準,稱之為高成就學生。此兩類型學生剛好是能力與努力差異化的表徵。本研究目的係嘗試透過不同智力/成就組型的分析,來瞭解影響數學學習的相關心理機制,並嘗試探討數學教師能準確辨識低成就學生的比率與相關因素。本研究以3,530位國中學生為受試樣本,探討數學科低智商高成就與高智商低成就學生的學習行為構型。經由分析結果顯示:一、「低智商高成就」者占5.6%、「低智商低成就」者占4.1%、「高智商高成就」者占9.5%、「高智商低成就」者占10.2%;二、「數學能力知覺」與「自我設限」的學習組型可作為區分「低智商高成就」與「高智商低成就」的學生。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教師及未來研究參考。Item 劍的雙面刃─國中數學科不同成就學生 學習組型差異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8-09-??) 陳嘉成; 陳柏霖; 洪兆祥; 薛人華; Chia-Cheng Chen, Po-Lin Chen, Chao-Hsiang Hung, Jen-Hua Hsueh有些學生在資賦上很好,但學習表現卻不如預期,稱之為低成就學生;有些學生在資賦上低於平均數,但表現卻高於其能力水準,稱之為高成就學生。此兩類型學生剛好是能力與努力差異化的表徵。本研究目的係嘗試透過不同智力/成就組型的分析,來瞭解影響數學學習的相關心理機制,並嘗試探討數學教師能準確辨識低成就學生的比率與相關因素。本研究以3,530位國中學生為受試樣本,探討數學科低智商高成就與高智商低成就學生的學習行為構型。經由分析結果顯示:一、「低智商高成就」者占5.6%、「低智商低成就」者占4.1%、「高智商高成就」者占9.5%、「高智商低成就」者占10.2%;二、「數學能力知覺」與「自我設限」的學習組型可作為區分「低智商高成就」與「高智商低成就」的學生。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教師及未來研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