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陳佳慧"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含磷硫多牙基之鎳錯合物將磷硫多牙基與乙腈轉換成磷硫醚異核環化物之相關研究(2007) 陳佳慧中文摘要 我們利用P(C6H5)(o-C6H4SH)2 (PS2)和P(C6H5)2(o-C6H4SH) (PS1)分別與[Ni(CH3CN)6](ClO4)2在乙腈或丙腈溶劑下反應,可得[Ni(P(C6H5)(o-C6H4S)(o-C6H4SC(CH3)NH2)2)](ClO4)2 (1)、[Ni(P(C6H5)(o- C6H4S)(o-C6H4SC(CH3CH2)NH2)2)](ClO4)2 (2)、[Ni2(P(C6H5)(o-C6H4S)2)] (4)、(P((o-C6H4SC(CH3)NH3)(C6H5)2))(ClO4)2 (5)等四種化合物,然而在合成錯合物1及2的過程中,會產生[Ni(P(C6H5)(o-C6H4S)(o-C6H4SH))2] (3);從結構上發現錯合物1、2含有由乙腈轉換來的硫亞胺酯,與腈水解酶催化機制中產生的酵素鍵結-醯胺硫醚中間物結構相似,而化合物5含有由乙腈轉換來的硫胺基,同樣也類似腈水解酶催化機制中產生的中間物。另外,在與上述類似的反應條件下加入10倍量之60%的過氯酸水溶液後,經分離可得到錯合物4和(P(o-C6H4SC(CH3)NHCOCH2CH3)- (C6H5)(o-C6H4SH))(ClO4) (7) (在丙腈中反應)或錯合物4 和(P(o-C6H4SCH3)NHCOCH3)(C6H5)(o-C6H4SH))(ClO4) (8) (在乙腈中反應)。藉由一連串的實驗結果,推測錯合物1和4可能是將乙腈及PS2活化進而得到化合物8及NH4ClO4的催化劑。故將PS2和60% 的過氯酸水溶液反應分別加入少量的錯合物1或4反應,所得到的實驗結果發現由錯合物1進行催化反應可得化合物8的產率增加為2倍,而由錯合物4催化可得3倍的化合物8。在相似反應條件下,當PS1與60 %的過氯酸水溶液在乙腈溶劑下反應20 ~ 30天,其結果和之前實驗成果不同,可得到[O=P(C6H5)2(o-C6H4S)]2 (6)、NH4ClO4和CH3COOH。Item 家長參與國小生命教育之研究-以「彩虹生命教育課程」為例(2011) 陳佳慧; CHEN, CHIA-HUI學校生命教育的實施已行之有年,隨著民間團體在生命教育領域的努力耕耘,近年來有許多學校逐漸與這些單位合力推動生命教育;就國小階段而言,由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所提供的彩虹生命教育課程受到全臺多數學校的青睞。然而,在學校現有教學時數不足、人力資源不夠的困境下,若能引進志工家長的力量協助生命教育之推廣,則不僅能鼓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亦有助於紓解前述困境。本研究旨在促使家長參與國小彩虹生命教育的運作更加完善,主要目的有四: 一、瞭解家長參與國小彩虹生命教育之動機 二、探索家長參與國小彩虹生命教育之經驗歷程 三、探討家長參與國小彩虹生命教育所遭遇之問題與因應 四、分析家長參與國小彩虹生命教育對個人、學生、教師、學校之意義與影響 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取徑是質性個案研究,透過訪談、觀察及文件分析等方法蒐集相關資料,對象則包含個案學校的志工家長、級任教師、班級學生及學校行政人員,以期從多種角度探究相關問題。綜合研究發現,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一、家長參與彩虹生命教育之動機是多重的,促使家長持續參與的原因為參與之後帶來個人觀點的正向轉變、體察生命教育對孩子的必要性、尋求個人心靈的慰藉、及分享回饋個人所擁有的愛與學習。 二、家長參與彩虹生命教育之經驗歷程主要在教學、班級經營及團討方面由不足而精進,並透過自修、向人請益、參與研習或其他團體來增進相關知能,至於家長和班級師生間若能擁有良好互動將產生較佳成效。 三、家長參與彩虹生命教育所遭遇之問題在於該課程的背景、制度及設計引發執行困難、家長的相關教育知能不足導致教學挫折、班級教師未能信任和重視家長參與、及學校對生命教育晨光教學的支持有所不足。 四、家長參與彩虹生命教育不僅尋獲個人存在的價值、提供學校人力資源,亦改善了家庭成員間、學生同儕間、家長-教師間及社區-學校間的關係。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於家長參與國小彩虹生命教育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Item 莫札特歌劇詠唱調中使用G小調之分析與詮釋:「離別」與「悲傷」之情感表達(2023) 陳佳慧; Katya18世紀的音樂美學與17世紀發展的情感理論 (Doctrine of Affect) 具有密不可分的關聯。此理論著重於描述音樂如何產生特定的情感,從而打動聽者的感受。音樂與情感間的連結與主題 (topic) 息息相關。主題理論 (topic theory) 是由倫納德•拉特納 (Leonard Ratner, 1916-2011) 所提出,關注音樂的風格和類型,隨後由其他音樂學家持續發展。透過主題理論可以了解與舞曲風格相關的每個調性、節奏和節拍所衍生的音樂情感與背景故事。本論文分析擇選於莫札特歌劇中的詠嘆調。莫札特晚年在一些歌劇詠嘆調中偏好使用G小調來形容離別的悲痛之情,而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不難發現G小調的蹤跡。對這些擇選G小調詠嘆調的分析將有助於了解莫札特對於敘事的調性選擇,並更深入地洞察在不同背景和故事下每個詠嘆調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