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鍾怡玲"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布農族青少年休閒行為之研究—以花蓮某部落為例
    (2010) 鍾怡玲
    本研究旨在探討布農族青少年休閒行為之現況,瞭解在環境影響文化變遷之下,布農族青少年所呈現傳統休閒行為及現代休閒行為之情形,並探究布農族青少年休閒行為的原因為何。休閒本有的創造性能夠型塑文化,而不同種族也會因文化差別在休閒上呈現差異,例如誇功宴(malastapang)不僅是布農族人的特有文化,也是布農族的傳統休閒行為之一,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影響,布農族青少年從事傳統休閒的機會日漸減少,增加許多現代休閒行為,受到社會、環境、文化、教育、家庭、同儕及個人內在心理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影響,現今布農族青少年之休閒行為呈現同時兼具傳統休閒與現代休閒的多元化樣貌。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之現象學取向,以半結構式問題深入訪談六位布農族青少年,瞭解布農族青少年休閒之全貌,並透過動態場域理論、文化認同理論及休閒阻礙理論,探討影響布農族青少年休閒行為的可能原因。本研究結果如下: 1.布農族青少年之休閒行為受到文化涵化的影響故存在傳統休閒及現代休閒兩者。 2.布農族青少年因「環境提供機會」、「重要他人影響」及「個人內在支持」影響而有機會從事傳統休閒行為。 3.布農族青少年因「環境產生改變」、「同儕友伴影響」、「個人內在阻礙」而阻礙從事傳統休閒行為。 4.布農族青少年因「社會環境提供支持」及「個人內在支持」而從事現代休閒行為。 5.布農族青少年之現代休閒行為也因「更換環境」及「同儕改變」有不同面貌。 6.布農族青少年在環境不利的影響下仍能透過「自我決定」繼續從事傳統休閒。 7.「適應」或「融合」是布農族青少年延續傳統休閒的方法。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