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鄒佳哲"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維梅爾光線表現技法及其影像分析研究(2006) 鄒佳哲; Chou Chia Che維梅爾的畫作中寂靜和十分精準的平衡感給觀者十分強烈的感受,而這種感受則激勵觀者轉移情感到他寂靜的景色與世界中,徘徊停留和不斷的深思。他的畫作以有選擇性的焦點完全投注於操持家務的女人,給人一種類似的親密感。研究維梅爾的學者斯諾(Edward A. Snow) 對於維梅爾畫中「光線」的表達和處理的手法更指出「維梅爾他的光線輕輕溜過門窗,滑落在人物的臉上,徘徊在衣服的袖子和蕾絲中,最後則留在靜物的表面閃爍著,他完美的技巧使單純的靜物不再似塵世的雜物,在光線中揭露我們的渴望、踰越及無法實現的幻影」。 對於維梅爾光線,雖然和林布蘭使用光線的手法不同,並不像林布蘭的神秘「心靈之光線」,也不是顯示新教徒神秘主義的「內在光線」,而是十分普通平凡的自然光。但是卻都是用來使心靈的神秘力量成為具體化形象的手段。 維梅爾作品中對於光線和質感表現近乎神奇的描寫手法,是說服學者確信他曾使用相機暗箱強而有力的證據 。維梅爾作品中常出現的閃爍的光點,經過檢視,這些閃爍的光點是以十分平坦的細點筆觸所構成,畫出重疊模糊的效果,而這種現象若只以單純的肉眼去觀察,是無法獲致這種效果的。所以最有可能的方法是維梅爾從原始透鏡裝置的相機暗箱中,得到不完備的影像外形。那麼,這也證明了維梅爾繪畫的天才,因為他將閃爍的光點,轉換在成畫布上用一種屬於他自已的點描畫法(pointilliste),形成一種明亮色彩使它們在畫面上閃閃發光。維梅爾的奧密不在於他使用了相機暗箱,而在於他能出神入化的運用工具,當做藝術的出發點,而不是藝術生命的終止。這些工具幫助他安排畫中的人物和房間的傢俱,以一種穩定的四邊形結構,設計出古典的寧靜和沈靜的構圖。工具的運用使的維梅爾遠走在同時代色彩科學的尖端,維梅爾了解到陰影並不只是黑色或無彩色,仍是光線和色彩所構成。他更進一步體會到,相機失焦後所造成的混亂色點,這些色點可由簡單的相機透鏡中看到這種效果,近看的話,會給人一種輕微失焦的感覺,但當我們退後一步,就像調整透鏡焦距時,色點則會連結呈現出三次元的空間造成驚人正確的假象、這些技巧正好反映出當時的科學環境的精神,而科學家們無法解釋形式和表面、顏色和光線的優美,但是我們卻能從偉大靈敏的藝術家維梅爾身上,感受到這些詩樣的成果。 從以上所述我們知道光線表達的技巧一直是維梅爾作品的重要表徵,同時他對光線的認識和描寫的新方法也超越同時代的畫家,由於維梅爾經由光線的認識,將荷蘭藝術中卓越的寫實性,推向更崇高的水準,並限制地他同時代畫家種種不同的藝術爭執(包含色彩、透視、明暗)有了一致的精神。維梅爾試著不犧牲色彩的亮度來營造空間,並且以極柔和的色彩來顯示空間,他以清楚的暗色調從空間最深處著手,然後逐漸將調子變亮,直到抓住日光的光輝為止。維梅爾時常加強畫裡小物體閃爍的亮點,使光線洋溢整個畫面,這種效果從某種距離看過去就像是真實的光線一樣。本論文的核心即在探討梅爾的光,文中論述維梅爾繪製光線的技法和光線的的功效及觀者的視覺心理的反應,在第五章小節中並透過電腦影像處理軟體MATROX INSPECTOR將維梅爾的作品作圖像分析,將所得的數據量化棌定量及定性的分析法把大家對維梅爾光線的感覺「形容詞」具體化。找出其特徵並將維梅爾與同時期其他畫家光線的運用加以比較其差異。試圖找出維梅爾光線的奧妙所在,建立出一套可供取用的光線分析方法。 除上述對維梅爾光的分析外,研究一位傑出藝術家的創作,有三大核心最為重要:一、為藝術家所活躍的時代(surround). 二、為藝術家本身(artist). 三、作品的論述(work)三者交互影響,產生的互動關係。因此本論文中前四章將從這三方面來擷取立論所需將本研究分為緒論、維梅爾的時代背景與環境、維梅爾的生平,維梅爾作品分析,第五章則另闢一章單獨討探維梅爾畫作中神秘之光、及第六章結論。各章內容簡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研究的研究動機、研究方法,簡介圖像處理的方式與本研究中所使用的電腦軟體、研究範圍與限制與預期成果、文獻整理。 第二章、從文化史的觀點探討維梅爾所處的時代背景生活環境先說明荷蘭的地理位置,荷蘭的歷史發展,再探討十七世紀荷蘭的藝術思潮從而瞭解維梅爾創作背後所隱含的思想。 第三章、維梅爾的生平:本章將維梅爾一生分成三個時期,從學徒時期,加入聖路克公會及當選為聖路克公會領導人時期的生平事蹟和台夫特畫派對其影響作詳細的描述。 第四章,以維梅爾的作品為主軸加以分析並輔以生平和當時整個社會文化思潮來探討維梅爾的藝術成就及作品背後所隱含的道德意寓,首先將作品依創作時間順序分早期,中期和晚期接著一張一張加以分析,以釐清維梅爾作品中的結構、形式、道德諷喻、光線和色彩的表達方式。 第五章、維梅爾畫作中神秘的光:本章節將對『光』在繪畫史上的演進及維梅爾畫作中光線的功效和維梅爾繪製光線的技法及觀者視覺心理的反應詳加分析在第三節中並透過電腦影像處理軟體MATROX INSPECTOR將所得的數據量化棌定量及定性的分析法將大家對維梅爾光線感覺的形容詞具體化找出其特徵並將維梅爾與同時期其他畫家光線的運用加以比較其差異。試圖找出維梅爾光線的奧妙所在,建立出一套可供取用的光線分析方法 第六章、結論:總合前面章節的心得提出本研究的結果、透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可歸納出維梅爾畫作中審美的特徵,各組特徵之間彼此相互激盪影響,交織成複雜的心理感受,塑造出一種視覺生理與心理上的張力,形成維梅爾畫作最重要的魅力的來源。 關鍵字:維梅爾,光,影像二值化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標準差Item 「身體場域」之繪畫創作研究(2022) 鄒佳哲; Tsou, Chia-Che一個人不多不少就是他的一系列行徑的總合,足見人與世界的關係最主要是靠身體、行動來建構,然而作為意識而存在的人,他的存有必須是怎樣的一種存有方式,才能夠是虛無所藉以進入世界的中介呢? 沙特的自由哲學,自為身體對自在身體的虛無化,以焦慮做為一種內在否定關係,身體成為與情境交錯的場域,列維納斯的異質性他者理論,強調他者的非自我同一性,他者與我們共同存在於世,我與他者的關係是先於他者與我的關係,唯有藉由與他者建立有愛的倫理關係才能使我們從孤寂裡逃離。這種絕對自由的自我選擇的決定,使身體行動與意識心靈形構在一起,身體也因此開顯出存有的意義。本論文「身體場域」之繪畫創作研究,筆者從藝術史及存在哲學的文獻中加以分析,開展出一種兼含具象寫實與主觀表現的創作手法、以時間重疊解構時間延續的情境空間以其達到以物質真實表現非物質真實的訴求,建立身體靈視的理論體系,作品以赤裸裸的創作母題顯示出卸下所有形式、面具,直接讓身體訴說情慾藉以完成心理學上的自我完整,恥感情緒讓藝術的作品擁有了更為激烈的構圖語彙,體現了人意識所創生的種種欲望,創造出另類自畫像以繪畫記錄失去的層層感傷,透過具象表現的繪畫手法闡釋兩個系列作品:幽禁的靈魂與他者。 藝術的目的並非純粹只是向外追求世界知識,而是反思人自身的問題,畫家所要傳達的真實是超出於感官表象是一種無聲的真實,藝術作品成為精神實體,傳達出不可見者的可見形式。期望本研究用以開拓筆者的視野,以釐清思想脈絡、建立理論體系也為關心這領域的藝術愛好者提供更完整的資料和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