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連志台"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Demography of Two Small Breeding Populations of Taipei Grass Frog, Rana Taipehensis van Denburgh (Amphibia, Anura)(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7-06-??) 連志台; 林華慶; 呂光洋從2003至2004年,我們調查了二個臺北赤蛙(Rana taipehensis)的繁殖族群,分別位於三芝及楊梅。繁殖族群的性別比明顯的偏向雄性,三芝族群的雄雌性別比(16.13:1)約是楊梅族群的二倍(6.97:1)。以Schnabel 法估算的二個族群數量,在2004年皆呈下降的現象。骨骼鑑齡上定義每一生長停滯線(LAG)代表一歳,族群 中年紀最大的個體在雌性及雄性皆為4歳,雌蛙的年齡(2.56±0.09 LAGs)顯著的大於雄蛙(2.30±0.03 LAGs)。依據年齡結構的分析結果,一些雄性個體在1歳時就能達到性成熟且進入到繁殖族群內,雌蛙則要到2歳。楊梅族群中雌蛙在2歳至3歳的存活率最高(0.68),但是此階段在三芝族群有最低的存活率(0.22)。從雌蛙的存活率,我們認為棲地干擾(三芝)對雌蛙有負面效應。性別比可能會受到人為擾動的間接影響。Item 小族群台北赤蛙(Rana taipehehsis)的族群動態與年齡結構之探討(2005) 連志台; Lien Chih-Tai台北赤蛙(Rana taipehensis van Denburgh, 1909)是一種中小型的蛙類,在台灣的分佈地點目前僅剩下三芝、楊梅、官田及內埔,且族群量都很少。本研究於2003 ~ 2004年,針對三芝、楊梅和內埔地區的族群進行野外調查及年齡結構的分析。 由標記-再捕捉的資料得知:三芝和楊梅地區的台北赤蛙生殖族群性比都偏離1:1,且三芝族群的性比(16.13:1)約是楊梅(6.97:1)的2倍。三芝地區的族群在2003及2004年的推估數量分別為:347、203隻;楊梅地區則為:544、226隻。楊梅地區台北赤蛙在兩次調查間的存活率,依雄、雌蛙不同分別隨著時間而變動;當次調查的遭遇率則依雄、雌蛙不同分別隨著累積降雨量而變動。兩者均是雄蛙比雌蛙高。 藉由趾骨鑑齡得知:台北赤蛙不論雄雌最長壽命均是4歲,但雌蛙(2.58 ±0.09歲)顯著較雄蛙(2.30 ± 0.03歲)大。推測雄蛙在1歲時即可達性成熟並加入生殖族群,雌蛙在2歲時才達性成熟。分別建立2003、2004年的年齡結構後,可推算出跨年的存活率。三芝地區2 --> 3 歲台北赤蛙的存活率:雄蛙 — 0.33;雌蛙 — 0.22。3 -->4歲的存活率:雄蛙 — 0.02;雌蛙 — 0。楊梅地區2 --> 3歲台北赤蛙的存活率:雄蛙 — 0.23;雌蛙 — 0.68。3 --> 4歲的存活率:雄蛙 — 0.06;雌蛙 — 0.12。經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分析的結果,台北赤蛙的吻肛長因年齡、性別、年份及地點而有顯著的不同。 利用VORTEX模擬台北赤蛙的滅絕機率:當雌蛙每年的平均子代數為34隻幼蛙時,楊梅地區的族群到未來第100年時預測的滅絕機率為0;而三芝地區的族群約在未來第26年就完全滅絕了。如將三芝地區的雌蛙數量比例提高約1倍,就可使族群在未來第100年時仍有64%的存活機率,可見適當的性比對台北赤蛙族群的存續是非常重要的。而當雌蛙每年的平均子代數大幅下降時,對族群的存續也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