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路淑怡"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人類非小細肺癌細胞轉殖 p21Cip1/WAF1 促進玫瑰樹鹼的凋亡效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7-12-??) 林佳薇; 林銘儀; 路淑怡; 黃慧滇; 方剛轉殖p53所調控的下游基因p21□(p21)至p53突變非小細肺癌細胞株H1437,將穩定成長之細胞以topoisomerase Ⅱ抑制劑ellipticine處理後,其敏感率會增加,這個改變,是因為所細胞凋亡增加所致。因此未來可以發展藉外源性p21基因,增加對p53突變的癌細胞的藥物敏感性。Item 以肝癌細胞為模式篩選具有調節血管新生相關因子的中草藥(2008) 路淑怡; Shu-Yi Lu腫瘤細胞中,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與基質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抑制劑可藉由許多不同的訊息傳遞路徑,達到具有抑制血管新生及細胞增生的效果。過去對於中草藥調節血管新生的作用機轉較少被探討。本研究使用各種不同中草藥投至人類肝癌細胞(HepG2及Huh 7),先以細胞存活率試驗初步篩選具生長抑制的藥物。實驗結果顯示,香蘇散及黃連解毒湯為複方中最具效力的待測中草藥。香蘇散能夠降低VEGF的蛋白質表現,並可藉由抑制MMP-9的RNA與蛋白質表現以抑制其蛋白質活性;初步判斷,其有效單方紫蘇葉藉由抑制VEGF表現以及MMP-9的活性以降低肝癌細胞的侵犯與血管新生作用。 黃連解毒湯可以抑制β-catenin的蛋白質表現,其有效單方黃連,除了能抑制β-catenin蛋白質表現外也會調降MMP-9的蛋白質表現與活性。 另外,單方藥物:石上柏、夏枯草、鴨膽子、苦參與黃獨均能抑制肝癌細胞生長;其中,夏枯草與黃獨亦能抑制VEGF表現,而鴨膽子與苦參是藉由抑制MMP-9及β-catenin的蛋白質表現以抑制肝癌細胞的侵犯與血管新生作用。 本實驗以蛋白質體學的方法,篩選具有調節肝癌血管新生相關因子的中草藥,達到中草藥實證效應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