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趙子賢"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Cháu-Chhōe Tâi-Oân(尋找臺灣)-趙子賢繪畫創作論述與實踐
    (2020) 趙子賢; Chao, Tsu-Hsien
    本研究從筆者的母語-臺語出發,以語言承載文化的這一個概念探尋跟臺語族群相關的民俗及文化。但相關的語言、民俗以及文化都是正在消失的,因此在探尋的同時也要探討消失的原因。文中由文化霸權理論開始論述特定民族如何透過國家機器打壓其他民族。接著以相關歷史研究探討中華民國佔領臺灣後,如何在教育體制內外來實行國語政策,還有以「勤儉建國」、「民俗改善」以及「統一祭典」等口號、政策來打壓本土民俗。在打壓過後留下的是對自身的制約、刻板印象等影響,而要去除這些負面印象就要建立自身的文化主體性,才不會被相關議題牽著鼻子走。在需要改變時才能有適當的改變。 筆者以藝術創作來回應自身文化,並將作品分成三個系列作品來探討,分別回應不同面向的議題。〈Cháu-chhōe Tâi-gí(尋找臺語)〉系列探討臺語受迫害的議題;〈Cháu-chhōe bîn-sio̍k(尋找民俗)〉系列則是回應、表現筆者親身參與的民俗-北管;〈Ho Lu Mo Siā (福爾摩社)〉系列則是探討文化中的其他領域,像是臺語文學以及歌曲的部分。本篇創作研究共分成六個章節,第一章說明筆者在進行臺語文化相關創作的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方法及限制。第二章講述筆者創作的相關理論。第三章說明跟臺語文化創作相關的藝術理論,和舉出跟筆者的創作主題相關的藝術家。第四章敘述筆者的創作理念以及如何進行創作。第五章說明筆者三個系列的創作內容以及形式技法的分析。第六章則是回顧筆者這一系列創作的過程還有對未來的展望。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