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賴昱達"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認知語言學為基礎之語言教學法(英語學系, 2011-12-??) 賴昱達; Yu-da Lai本文旨在比較以「認知語言學為基礎之輸入處理教學法」(cognitive linguistics-based processing instruction, CLPI) 與「輸出導向式之傳統教學法」(traditional output-based instruction, TOBI) 應用於英語教學的成效,並以分詞構句相對於主句之不同位置所隱含的語義功能做為教學成效的評估標的。研究參與對象為三個班級共108 位之英語系大二學生, 其中兩班為實驗組, 分別接受CLPI 與TOBI,另一班則為不進行教學之對照組。CLPI 的內涵包括以語境呈現分詞構句於不同位置所隱含的語義、「順序象似性」為基礎的解釋與處理輸入練習;TOBI 則包括了文法規則的解釋、衍生方式的改寫導引、條列方式呈現語義功能並立即給予輸出練習。資料蒐集分別於教學前、教學後二天與後八週實施「接受度測驗」與「改寫測驗」以評量學習者理解與輸出分詞構句及其語義的能力。結果顯示CLPI 組於「接受度測驗」與「改寫測驗」的成效與其持續性皆優於TOBI 組,不僅說明了CLPI 對學習者的文法系統轉化與輸出有正面效益外,也證明了功能學派所提出的語言解釋應用在語言教學法上的實用價值。Item 認知語言學為基礎之語言教學法(英語學系, 2011-12-??) 賴昱達; Yu-da Lai本文旨在比較以「認知語言學為基礎之輸入處理教學法」(cognitive linguistics-based processing instruction, CLPI) 與「輸出導向式之傳統教學法」(traditional output-based instruction, TOBI) 應用於英語教學的成效,並以分詞構句相對於主句之不同位置所隱含的語義功能做為教學成效的評估標的。研究參與對象為三個班級共108 位之英語系大二學生, 其中兩班為實驗組, 分別接受CLPI 與TOBI,另一班則為不進行教學之對照組。CLPI 的內涵包括以語境呈現分詞構句於不同位置所隱含的語義、「順序象似性」為基礎的解釋與處理輸入練習;TOBI 則包括了文法規則的解釋、衍生方式的改寫導引、條列方式呈現語義功能並立即給予輸出練習。資料蒐集分別於教學前、教學後二天與後八週實施「接受度測驗」與「改寫測驗」以評量學習者理解與輸出分詞構句及其語義的能力。結果顯示CLPI 組於「接受度測驗」與「改寫測驗」的成效與其持續性皆優於TOBI 組,不僅說明了CLPI 對學習者的文法系統轉化與輸出有正面效益外,也證明了功能學派所提出的語言解釋應用在語言教學法上的實用價值。Item 關係子句於英語為第二語言之即時處理研究(2010) 賴昱達; Yuda Lai本論文研究主旨為探討不同程度之台灣英語學習者理解英語關係子句之即時處理歷程。本研究劃分為兩大部份:第一部份(實驗一與實驗二)觀察英語學習者如何處理帶有「先行詞(filler)-間隙(gap)結構依存關係」之主/賓語提出關係子句,並檢視非結構因素(詞頭之名詞生物性)於其處理過程中之角色;第二部份(實驗三與實驗四)觀察英語學習者如何處理帶有「主動詞-過去分詞結構歧義性」之省略式關係子句,並檢視非結構因素(名詞生物性和動詞做為過去分詞之頻率)於消歧過程中之角色。研究方法皆以自訂步調(self-paced reading)與眼動追蹤(eye-tracking)二種線上閱讀實驗法來了解結構與非結構因素於學習者處理語句的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並檢視其是否如淺層結構模型(Shallow Structure Hypothesis, Clahsen& Felser (2006a))所假設之與母語人士的語句處理歷程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本研究中各實驗之受試者皆為二組不同英語程度之台灣英語學習者(分別為符合《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構》所定義之中級與高級程度)和一組以英語為母語之外籍人士。 第一部份的研究結果顯示,不管對英語人士或學習者而言,主語提出的關係子句較賓語提出的關係子句容易理解,而帶非生物性詞頭之賓語提出關係子句又較帶生物性詞頭之賓語提出關係子句容易理解。上述之「主語優勢」以及名詞生物性造成關係子句處理難易度的不同顯示出結構與非結構因素皆影響了處理關係子句之即時歷程,也證明了學習者於語句處理過程中可運用的資訊與英語人士並無本質上的不同,唯一的差異在於如何運用名詞生物性於依存關係的建構或修改方式。本研究主張英語人士處理主/賓語提出關係子句的模式支持了以語句結構為本的「模組假設」(module-based hypothesis, Frazier (1987)),而英語學習者的處理模式則支持了以功能為本的「約束假設」(constraint-based hypothesis, McDonald et al. (1994)),因為自訂步調的實驗結果顯示在非結構因素所提供之訊息彼此產生衝突時,英語學習者傾向不做立即的句法分析決策與指派句法角色給關係代名詞,因此上述的「主語優勢」以及名詞生物性對語句處理的影響只反應在主動詞區。此「延後決定」之假設也於眼動追蹤實驗裡得到證實:上述效應只反應於語句再加工的二項眼動指標(regression path time與total reading time)但未反應於初始語句處理的二項眼動指標(first pass time與first pass regression ratio)。學習者英語程度的差別只反應在處理語句的速度,但並無證據顯示使用的處理策略有所不同。 第二部份的研究結果顯示,不管對英語人士或學習者而言,消解「主動詞-過去分詞結構歧義」的方式與詞彙歧義消解的機制類似,支持了以功能為本的「約束假設」(constraint-based hypothesis, McDonald et al. (1994)),也證明了學習者於語句處理過程中可運用的資訊與英語人士並無本質上的不同:於語句處理的初始階段中,名詞生物性與辭彙頻率等非結構因素皆與最小連接處理原則(Minimal Attachment)所造成的歧義產生立即性的交互作用,因而造成消解「主動詞-過去分詞結構歧義」之難易度有所不同。其間的差異在於如何運用非結構因素來消解歧義的方式:對英語人士而言,當主詞為非生物性名詞時,不管動詞辭彙頻率高低,皆能避免花園路徑句(garden path sentence)的產生,因此消歧介系詞片語(by phrase)的出現並不會造成更長的閱讀時間,而辭彙頻率的優勢只反應於介系詞片語後的主動詞區內;對學習者而言,當訊息產生衝突時(如辭彙頻率高但主詞為生物性名詞),交互作用則提早反應於歧義動詞區內的處理時間,此處理成本能有效避免花園路徑句的產生。上述的處理成本交換機制(trade-off mechanism)也透過眼動追蹤實驗的first pass time與regression path time二項指標獲得支持。學習者英語程度的差別則反應了其對何種非結構資訊的敏感度。 綜合上述結果,英語學習者於關係子句的處理歷程中,可運用的資訊與英語人士並無本質上的不同。然而學習者傾向評估訊息的一致性,當訊息彼此衝突時,可能造成「延後決定」的策略運用或處理成本交換機制的產生,而對訊息的敏感度又與學習者本身的語言程度有關。因此,本研究主張第二語言的語句處理模式支持了以功能為本的「約束假設」(constraint-based hypothesis, McDonald et al.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