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賴志芳"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視覺擬像運用於憂鬱症防治海報設計創作研究(2020) 賴志芳; Lai, Chih-Fang何謂視覺擬像?人類從擬仿到超真實的影像概念一一陳述於時空的深度,正如我們現在所處似真似虛的社會現象。本研究以視覺擬像如何運用在平面海報為探究的主題,藉由文獻探討將尚.布希亞所提的擬像論對於後現代經由大眾媒體的灌輸傳播,讓人們藉由符號象徵造成的社會現象。從擬像意象與藝術脈絡連結分析出30種後現代表現手法運用於擬像海報設計。透過案例分析將視覺擬像運用在海報設計形式表現,探究平面設計在符號、圖像修辭與擬像的關聯性。歸納出符合擬像世界的圖像形式構成:型態同構、型態分離重組、隱形構成、置換重構、視幻與錯覺、異影圖像、共生形與正負形圖像等七種,並融合擬像的符號象徵達到視覺擬像效果,再經由創作實證運用在已成為21世紀的藍色病毒「憂鬱症」議題作為海報設計主軸,分為三個系列每個系列各五張共十五張作品。分為三個系列呈現:一﹑憂鬱症心境/邊緣,找路,失落,黑鏡,堆積五張作品。二﹑面對憂鬱症/幸運,轉移,要做,傾聽,鏡子。三﹑跟它說再見/透露,接受,心跳,接納,幸福。希望藉此讓人們正視憂鬱症患者對社會的影響並導正大家污名化的錯誤觀念,期望透過此創作研究讓人們瞭解尚.布希亞的擬像意象,以象徵符號來詮釋抽象的內心世界,探索不同思考模式發想的可能性。 本研究獲致結論有三:一、平面設計的圖像修辭「象徵」搭配借喻或隱喻可對應到擬像的視覺設計;二、除了運用現代數位在影像的創意手法,也應該如同尚.布希亞對於追求藝術的本質,回歸設計應有的創意及設計者本身肩負的社會責任;三、對於科技的發展讓圖像、影像和影音多面向並不需要刻意躲避,善用媒介或創作元素也可以達到擬像的圖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