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譚彩鳳"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從教師的學習經驗探討其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塑造(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10-06-??) 譚彩鳳; Choi-Fung Tam粵語是香港人的共通方言,隨著香港回歸中國,學習普通話的需求殷切,而中小學課程也增設普通話教學。西方的研究指出,塑造教師信念的來源是多元化的,然而,卻沒有探討塑造教師信念的關鍵因素。本研究以個案形式,探討四位香港普通話教師的生命歷程,藉此揭示塑造教師教學信念及教學行為的關鍵因素。研究以日的取樣為原則,比較兩組不同教育文化背景的教師,其中一組以粵語為母語,在香港土生土長;另一組來自中國大陸,粵語並不是他們的母語。研究主要以半結構訪談及課堂觀察蒐集資料,輔以檔案分析。研究發現,深刻的語言學習經驗,對教學信念的影響最大,並支配教學行為。本研究也揭示普通話教學的爭論問題與教學信念有密切關係。Item 從香港教師的視角探究校本評核的實施問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9-03-??) 譚彩鳳眾所周知,公開考試主要的功能是為了篩選,可是傳統的筆試卻無法全面考核學生的能力,側重操練、記憶,以期通過考試的教學模式難以發展學生的高層次能力與理解力。因此,世界各地推行校本評核,期望彌補公開考試的不足。香港於2005年9月起在高中語文科實行校本評核,目的是拓寬評核的基礎,並提升學與教的成效。然而,實施不足一年,教師紛紛表達不滿。本研究以半結構訪談形式訪問12位實施中文科校本評核的教師,了解他們對校本評核的看法、其扮演的角色及實施的困難。研究發現,教師所持的評核信念與校本評核的意圖理念並不相容,教師的角色為評核者及監督者,實施上所遇到的困難,諸如校本評核的運作、師生角力及與同事磨擦等問題,凡此種種不利因素很難提升學習效能及舒緩學生的考試壓力。本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是,僅依賴評核改革並不足以改進教與學的素質,教師的投入才是達致成功教育改革的最大動力。Item 從香港教師的視角探究校本評核的實施問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9-03-??) 譚彩鳳眾所周知,公開考試主要的功能是為了篩選,可是傳統的筆試卻無法全面考核學生的能力,側重操練、記憶,以期通過考試的教學模式難以發展學生的高層次能力與理解力。因此,世界各地推行校本評核,期望彌補公開考試的不足。香港於2005年9月起在高中語文科實行校本評核,目的是拓寬評核的基礎,並提升學與教的成效。然而,實施不足一年,教師紛紛表達不滿。本研究以半結構訪談形式訪問12位實施中文科校本評核的教師,了解他們對校本評核的看法、其扮演的角色及實施的困難。研究發現,教師所持的評核信念與校本評核的意圖理念並不相容,教師的角色為評核者及監督者,實施上所遇到的困難,諸如校本評核的運作、師生角力及與同事磨擦等問題,凡此種種不利因素很難提升學習效能及舒緩學生的考試壓力。本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是,僅依賴評核改革並不足以改進教與學的素質,教師的投入才是達致成功教育改革的最大動力。Item 香港中文教師教學信念及背景因素之研究(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06-03-??) 譚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