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許碧珊"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發展即時動態學習負荷計量機制以建構適性化數位學習狀態診斷模式(2009) 許碧珊; Hsu, Pi-Shan本研究旨在以動態評量與認知負荷理論為基礎,發展一個數位學習之即時動態學習負荷計量機制,並運用資料探勘技術將學習者依學習風格、自我效能、學習效率進行特性化分組,探討各群組之特徵學習負荷曲線模態與其學習負荷量區間變化率趨勢特性與相對應臨界值,藉此建構適性數位學習狀態診斷模式。研究對象為某科技大學一年級165位學生。 本研究將學習者的個人學習特色納入適性學習機制的設計,並建立出真正即時動態、不受干擾的學習狀態診斷模式,透過使用者導向的雙向互動介面,使得學習者與教學者雙方都能夠於學習歷程中,持續性即時了解學習狀態,進而對系統提出最適化學習路徑做出最佳的學習決策。此成果可運用於建構新一代即時動態適性數位學習系統的規劃與開發,改善現行適性數位學習系統的設計缺失,達成以下四點特性︰﹙一﹚兼具即時動態、不受干擾的互動學習;﹙二﹚即時動態、不受干擾的量化學習狀態回饋;﹙三﹚使用者控制的學習決策;﹙四﹚即時動態之使用者導向的互動介面。Item 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8-12-??) 吳明雄; 許碧珊; 饒達欽; 簡明忠; 陳建宏; 張中一; 黃秀玉本研究目的在建構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指標,以提供培育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之參考。首先針對獲得全國性技術類比賽優勝團體進行訪談,整理分析高職學生之技術 創造力相關內涵,藉此發展技術創造力指標檢核表,以提供兩組專家群(高職教師組與大學教授組)進行精釋研究。研究結果建構出 63 項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指標,分為人格特質、環境、學習、能力、思考歷程、作品等六個構面,並發現人格特質與思考歷程二項構面為技術創造力最重要之指標,其 次為能力、環境與學習三項構面指標,最後為作品構面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