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許峻維"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以行為決定模型探討臺北市民回收意圖
    (2019) 許峻維; Hsu, Chun-Wei
    隨著經濟迅速成長,大量的資源使用與工業生產,廢棄物的產生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與環境議題,在廢棄物產生形成社會成本之後,影響臺灣環境的永續發展與國民的健康福祉。有鑒於環境保護的重要,人們在環保意識逐漸高漲之際,廢棄物回收成為追求環境永續發展的重要指標。本論文研究的目的在探討臺北市民對於資源回收的意圖分析,根據統計,自民國89年臺北市家戶垃圾量每人每日垃圾量為1.12公斤,至民國104年則為0.37公斤。資源回收率也從2.4%增加至56.6%,家庭回收對於臺北市整體的垃圾處理功不可沒。 本研究依照Klöckner(2010)提出的行為決定模型(Comprehensive Action Determination Model, CADM)的架構與回收測量量表為主軸。探討臺北市居民的資源回收意圖之決定模型為何?是否根據理論可以斷定「覺知」、「態度」、「社會規範」、「回收習慣」、「個人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回收行為意圖」等七個變項對「回收行為」產生決定性之影響?本研究採取臺北市分區調查的模式,依照各區人口數,發放問卷調查,並採用結構方程式(SEM)進行路徑分析,探討各變項間之關係。 本研究以社會科學統計軟體(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SPSS)23.0 與LISRAL9.2進行統計分析研究,以差異分析找出個社會背景變項與回收行為之差異,以Klöckner(2010)的行為決定模型(Comprehensive Action Determination Model, CADM),以結構方程式模型(SEM)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與路徑分析,適配符合臺北市民回收模型。在結果中將探討臺北市民回收的行為意圖。期許未來從人文環境、社會規範、或是從環境行政等制度方面進行政策調整方案,使得回收系統更臻完善。合理的利用資源,保護生態平衡並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關鍵字:資源回收、臺北市、回收行為、結構方程式模型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水球透鏡於光通訊之研究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04-06-??) 許峻維; 鍾牧辰; 林漢宇; 林亞欣; 高崇芬; 鍾志輝; 王章霞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