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袁媛"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國小二年級學生在數值線段上的數字估計能力與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16-04-??) 袁媛; 王淑芬; 陳國龍; Yuan Yuan; Sue-Feng Wang; Kuo-Long Chen本研究的目的在了解國小二年級學生在數值線段上的數字估計能力,並探討其與數學學習成就的相關性。研究樣本為桃園市某國小二年級學生137人,並以「數字估計任務」及「學齡階段數學能力測驗」收集研究資料,其中數字估計任務分為數字對位置任務(NP task)及位置對數字任務(PN task)。研究結果發現:(1)二年級學生在數值線段上估計0-100的數量表徵已達到線性表徵,且學生在PN task的表現優於在NP task的表現;(2)二年級學生的數字估計能力與數學學習成就具有顯著的相關性;(3)數字估計能力中的NP task表現能預測數學學習成就13%的解釋力,且解釋力達統計意義,顯示NP task表現能有效的預測二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測驗成績。Item 數學寫作應用於培養國小四年級學生溝通能力之行動研究(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19-10-??) 曾玉庭; 袁媛本研究旨在探討一位國小四年級教師實施數學寫作以促進學生溝通能力之行動歷程,行動教師獲致的研究啟發包括:教師應有彈性而不拘泥的思維,以解決素養題材寫作出題不易的問題;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引導中多運用不同表徵,並且引領學生學習鑑賞他人的寫作作品,以解決學生溝通能力不足及數學寫作表現停滯不前的問題;數學寫作有助教師改變教學思維,增進師生間的溝通互動。Item 數學領域雙語教育之教學模式初探(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20-04-??) 呂妍慧; 袁媛; Yen-Hui Lu, Yuan Yuan因應2030雙語國家政策,接踵而至的緊迫問題便是雙語教學模式的研發。本文根據「學科內容和語言整合學習」(CLIL)的4Cs 教學框架:內容(content)、溝通(content)、認知(cognition)和文化(culture),建構一套適合臺灣國小學童的數學CLIL教學模式,此教學模式提出六項具體教學設計流程:情境分析、數學主軸、目標語言、認知鷹架、整合學習及課室管理。本文最重要的貢獻,是以數學合十概念為教學主題,結合萬用揭示板虛擬教具,提出數學CLIL教學案例,具體說明教學內容和流程,提供有志於數學雙語教學的教師參考。本教案有別於一般的數學教案和英文教案,有四項重要的特色:(1)數學故事的情境式學習;(2)豐富有趣的圖像式學習;(3)結合虛擬教具的認知鷹架;及(4)數學問題導向的整合學習。未來可應用這套數學CLIL教學模式培訓數學雙語教師及設計國小數學雙語教材,並進一步檢驗此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及應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