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蘇錦皆"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臺灣地區國民小學版畫教學之研究
    蘇錦皆; SU, JIN-JIE
    版畫為我國一項極具特色的藝術傳統,然由於長久以來,一直扮演著複製的角色, 因此在十九世紀末,終被外來的新試式印刷術所取代,自此,我國的版畫藝術,便 一蹶不振。 我國的學校美術教育,發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然及至民國四十一年,「版畫 」教學始正式列入國小美術教材之中。且由於國內的學校美術教育,長年籠罩在升 學主義的陰影之下,無法得到應有的重視,一直淪為學校課程的擺飾品。所謂覆巢 之下無完卵,國小版畫教學的地位,自然無法得到正常的發展。 本論文共分六章,乃探討美術教育理論之相關文獻,並採實徵研究法,以問卷調查 方式,蒐集國小版畫教學實施現況的資料,作為研究之基礎,並期達到如下之目的 : 1.闡明藝術教育之功能及其重要性,探討藝術教育課程及兒童藝術發展階段理論, 並詳述我國小學美術課程的發展,以作為國小版畫教學的理論基礎。 2.實施問卷調查,並將統計之結果,加以分析敘述,期能了解實施版畫教學的實際 困難與需要,以作為國小版畫教學研究的事實根據。 3.界定國小版畫教學的範圍,闡述版畫藝術的發展歷史,並說明國小版畫教學的發 展及其教育功能,以期找出國小版畫教學的定位。 4.收集相關資料,並請益版畫教育專家,試擬出一套實際可行的版畫教材方案,以 作為實施國小版畫教學的依據。 5.綜合以上的探討與分析,並針對版畫教學的實際情況,提出建議,以作為日後發 展國小版畫教學之實質參考。 經由問卷調查統計結果顯示,目前國小美術科實施版畫教學的情況,極不理想,且 面臨以下諸問題: 1. 美勞專業師資缺乏。 2. 在職進修管道不足。 3. 學校行政主管的漠視。 4. 美勞教師專業熱忱低落。 5. 缺乏美勞專用教室。 6. 版畫設備欠缺。 7. 材料取得不易。 8. 教學參考資料貧乏。 9. 教學時數不足。 10. 班級人數過多。 11. 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支持不力。 12. 學生與家長未能配合。 13. 社會文化品質低落。 當前國小版畫教學所面臨的問題,錯綜複雜,需要全面的加以改善,並積極的態度 去化解這些難題。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課程建構與實踐評估之研究
    (2011) 蘇錦皆; Jin Jie Su
    本研究希望能結合當代藝術教育理念,將「重要觀念」融入影音學習,進行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課程建構與實踐評估,為國內藝術教育理論的落實,提供有力的教學實踐依據,並希望學生能藉由正向的動態影像學習活動,提高視覺素養,並為未來相關課程提供參考依據及相關建議。本研究所獲得的結論如下: 課程內涵方面:一、必須強化動態影像方面的學習,提高視覺素養,以免學生的價值觀受到日常生活中大量影像的負面影響。二、必須考量視覺藝術教育與資訊科技、全球多元文化及學生社區生活之間做有意義的連結,才能與當代藝術教育理念相契合。三、必須加強與其他學科領域的統整結合,並確保有藝術學科的自主地位,以符合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跨領域統整趨勢。四、必須加強學生在人際社會經驗與學生自我生活之連結,以提供高中生在人際關係階段成長的需求。 實務困境方面:一、教師藝術教育專業不足,將影響本課程的實施推動。二、教師跨領域專業不足,是發展本課程的一大阻礙。三、教學設備及器材不足,是落實本課程的嚴苛挑戰。四、教師的課堂經營能力,將扮演本課程順利實施的推手。五、升學課業的壓力,仍影響本課程的教學正常化。六、教師的教學態度,將扮演本課程的決定關鍵。 教學成效方面:一、本課程具有影像專業認知上的教學及學習成效。二、本課程能有效提升學生關懷周遭環境與關注社會相關議題。三、本課程能讓學生運用資訊科技媒介,創造出關懷社會的影像作品。 根據以上結論提出如下的建議: 對教學實務的建議:一、藝術教師必須採取主動與積極的教學態度,隨時精進自我的專業成長,擴大教學參與層面,才能彰顯藝術教育的教學績效,並獲得家長、社會、學校及教育行政單位多方的支持。二、以藝術為核心的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課程,由於跨越不同的學科領域,教師在跨領域統整的專業上,必須主動尋求在職進修管道與其他學科領域專業上的協同教學。三、「重要觀念」融入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課程時,要能掌握其根本精神,因地制宜,靈活變通,才能真正發揮其最大的教學成效。四、藝術教學現場亟待專業教學評鑑的輔導,透過學術觀點,能針對藝術教學的教師專業、課程品質、學生學習各方面提出專業評估,除了可以彌補學術與實務間的間隙,更是教師與學校及教育行政當局最佳的交流對話平台。 對教育當局及師資培育進修機構的建議:一、整合不同學科領域教師的培育及進修管道,以符合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跨領域需求,並考量教學現場實際需求。二、整合不同學科領域教學設備資源的提供管道,強化教學資源設備的共享,以補有限的教學資源與設備。三、鼓勵教師參與國內外各類型的藝術教育學術交流學會,並強化藝術教師交流學習的平台,以促進教師藝術教育學術理念的俱時精進,並縮短理論與實務的鴻溝。四、強化當代藝術教育師資的培育計畫,並控管藝術教師的新舊交替與供需平衡,同時讓新一代的藝術師資能抵達教學現場。 對後續研究的建議:一、研究對象可擴及至數位落差較大的鄉村地區。二、持續本課程的發展實施,並繼續研發其他視覺文化相關課程。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