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蘇芷瑩"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運用多面向羅許測量模式分析指考和學測翻譯試題(2015) 蘇芷瑩; Su, Jhih-Ying在台灣的英語教學現況中,「翻譯」不僅列入普通高級中學英文課程綱要中的核心能力,也是大學入學考試中的考試題型之一。因此,教與學當中,翻譯為不容忽視的語言能力。在翻譯試題中,評分者扮演極其重要的關鍵角色,因為評分者可以用分數去評斷考生能力,然而評分包含眾多複雜的因素,像是評分者本身內在學術知識、過往評閱試卷經驗,或是評分者個人特質,皆有可能影響評分的嚴厲或寬鬆程度。因此,本研究應用多面向羅許模式(Many-Facet Rasch Measurement Model)去檢驗評分者特質(評分者經驗)對於翻譯試題評分的影響程度以及多面向羅許模式如何看出四個因素間(考生能力、評分者嚴厲程度、評分者經驗、考題難易度)的交互作用。參與此研究的受試者為二百二十五名來自北台灣的四所高三學生。研究結果顯示評分者經驗在某些程度的確會影響評分,包含過往批改經驗促進了評分效率、對考生答案更為敏銳與有較大的彈性空間……等。然而,評分經驗並不是評分品質優劣的指標,即使是新手評分者,若能仔細詳閱批改說明與標準答案,並且謹慎批改試題,也能提升自身的評分品質。本研究對於在中學擔任英語科老師能有極大的啟發,英語科老師不僅只有教學,也要懂得如何批改翻譯試題。在翻譯考試中,只依循原始分數去評斷學生翻譯能力與翻譯考題難易度並非客觀,若能在施測中,同時使用多面向羅許模式去檢驗四大因素(考生能力、評分者、評分者經驗、考題難易度),相信不僅能提升教師教學品質、學生學習狀況,更能隨時調整自身的評分狀況。Item 集體記憶──港口城市的機械美學(2012) 蘇芷瑩; Su, Chih-Ying每個人擁有其獨特性,乃架構在個人心靈與社會脈絡之下,面對自我定位與價值,除卻探討內心之所向,亦應以外在環境面向切入尋找那份共感之聯繫。 是故,筆者重新檢視個人與土地的關係,基隆,是個港口城市,經由對其歷史、文化概況、產業發展之了解,加上相關藝術流派的涉獵與學習,筆者將對這塊土地所產生的感知─藉由機械元件之形式─轉化為藝術表現。創作前期,以客觀面向展現基隆的在地景物;中期,乃嘗試介入大量材料之物質性,以媒材詮釋的直接性拉近與觀者的距離;後期,則以正向積極的表現形式呈顯再造之活力與期盼。希冀藉由此系列創作,能喚起大眾在地的共同記憶,慢慢建構起對地方的關注與意識。 本文共分為六個章節加以論述與延伸。第一章乃說明研究之動機與目的,以了解主題選擇之脈絡原由;第二章闡述個人的創作理念與背景元素,面對工業社會的發展與機械時代的來臨,進而偏好結構性之表現形式;第三章透過藝術社會學、機械美學等相關學理探討以及藝術家之觀點分析,除了深化創作的思考層面,亦強化作品呈現之精確度;第四章將創作內容、架構、方法詳加記錄,以了解創作過程的實際經歷;第五章即以系列作品各自論述其欲傳達之概念;第六章則為整體創作研究作一總結,並表述心得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