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蘇建洲"
Now showing 1 - 8 of 8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出土文獻對《楚辭》校詁之貢獻(國文學系, 2005-03-??) 蘇建洲《楚辭》成於楚地,其中有著不少的楚地方言、名物、地名,自來號稱難讀。在歷代學者的努力下,對於字詞的訓解已取得很大的成績,但同時也產生諸多異文異說。清戴震曾總結出「離詞」、「辨言」、「聞道」這樣一個治學的公式,可見深入探討這些異文異說的確有其必要。近年來,楚簡文獻的大量出土,讓我們可以重新審視這個課題。Item 大學校院理工科系跨領域課程品質評估量表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6-03-??) 湯堯; 徐慧芝; 蘇建洲; Yao Tang; Hui-Chih Hsu; Chien-Chou Su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於建構大學校院理工科系跨領域課程品質評估量表。本研究文獻基礎乃是透過國內、外期刊探討跨領域課程品質議題,並整理出初步量表結構與題項。研究方法是以焦點團體對於文獻分析所得初步量表結構與題項進行篩選,再透過探索性因素分析對其分類純化。另以隨機方式對全國日間部理工相關科系大學生共計653 位樣本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並透過整體適配性、項目信度、組成信度、區別效度與收斂效度檢驗本研究提出的最適模式──多因素斜交模式,以驗證本量表的因素結構。研究結果發現,量表共有三個潛在因素與測量變項及所屬題項,證實具有穩定性的多因素斜交模式因素結構。最後依據研究發現提出教育行政與政策制定之建議。Item 大學校院理工科系跨領域課程品質評估量表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6-03-??) 湯堯; 徐慧芝; 蘇建洲; Yao Tang; Hui-Chih Hsu; Chien-Chou Su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於建構大學校院理工科系跨領域課程品質評估量表。本研究文獻基礎乃是透過國內、外期刊探討跨領域課程品質議題,並整理出初步量表結構與題項。研究方法是以焦點團體對於文獻分析所得初步量表結構與題項進行篩選,再透過探索性因素分析對其分類純化。另以隨機方式對全國日間部理工相關科系大學生共計653 位樣本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並透過整體適配性、項目信度、組成信度、區別效度與收斂效度檢驗本研究提出的最適模式──多因素斜交模式,以驗證本量表的因素結構。研究結果發現,量表共有三個潛在因素與測量變項及所屬題項,證實具有穩定性的多因素斜交模式因素結構。最後依據研究發現提出教育行政與政策制定之建議。Item 從「棗」、「棘」的文字構形談關於「形近混用」解釋之商榷(國文學系, 2003-06-??) 蘇建洲「朿」、「來」二字從西周早期的金文開始就有形體相近而訛混的現象,如「積」、「責」、「策」、「僰」等一系列的字。我們一般多贊同《說文》所說,「棗」或「棘」均是從「朿」。但目前所見的一些春秋、戰國文字,當其字形從「來」時,卻可讀作「曹」、「早」、「造」,顯然是「棗」的假借字,而且未見從「朿」的「棗」,以致造成學者對相關文字的認定上有絕對的差異。關鍵在於「棗」、「棘」二字是否從「來」?拙文以為「棗」、「棘」的確有可能從「來」,理由之一是就目前所見春秋、戰國銅器文字;楚簡文字,如「天星觀」、「郭店」、「上博」;馬王堆簡帛文字以及傳鈔古文,如《漢簡》、《古文四聲韻》、《訂正六書通》等等看來,「棗」、「棘」莫不從「來」,應該是後來訛變從「朿」。其二,「來」字本義是「麥子」,字形本有象芒朿之形,就實物觀察亦是如此,與「棗」、「棘」同是具芒刺的植物形象相當。此說可取代「棗」、「棘」從「朿」的理由。其三,從「來」的「棶木」典籍訓解為「椋木」。「京」,本有「大」義,可見從「來」偏旁的字可用來指稱喬木,這與「棗」、「棘」同為喬木是吻合的。其四,「來」與「棗」、「棘」聲韻關係非常密切。Item 楚簡文字考釋二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03-12-??) 蘇建洲Item 臺灣家長對高等教育服務品質特性歸類與評價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3-09-??) 湯堯; 蘇建洲; Yao Tang Chien-Chou Su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於評估臺灣家長對於高等教育服務品質之意見,以提供大學行政決策之參考依據。本研究文獻基礎是透過國內外期刊等,進而探討高等教育服務議題,並分別整理出課程教學、學習支援與職涯輔導等品質構面,以及其所屬要素題項,做為高等教育服務品質評估量表之建構基礎。本研究之方法依據為透過焦點團體與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檢驗量表信效度,其次透過857位家長的意見蒐集,使用Kano二維品質模式與其改良模式結合重要性滿意度模式,探討我國家長對於高等教育服務品質特性之歸類與評價。本研究發現,學校可參考家長意見,提升課堂內外的課程教學規劃與品質管控、加強就業升學輔導與其成效檢核調整,以及審慎評估學生經濟援助政策與學生事務投資效益。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提出相關之建議,俾利於評估與提升高等教育服務品質之參考依據。Item 臺灣家長對高等教育服務品質特性歸類與評價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3-09-??) 湯堯; 蘇建洲; Yao Tang Chien-Chou Su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於評估臺灣家長對於高等教育服務品質之意見,以提供大學行政決策之參考依據。本研究文獻基礎是透過國內外期刊等,進而探討高等教育服務議題,並分別整理出課程教學、學習支援與職涯輔導等品質構面,以及其所屬要素題項,做為高等教育服務品質評估量表之建構基礎。本研究之方法依據為透過焦點團體與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檢驗量表信效度,其次透過857位家長的意見蒐集,使用Kano二維品質模式與其改良模式結合重要性滿意度模式,探討我國家長對於高等教育服務品質特性之歸類與評價。本研究發現,學校可參考家長意見,提升課堂內外的課程教學規劃與品質管控、加強就業升學輔導與其成效檢核調整,以及審慎評估學生經濟援助政策與學生事務投資效益。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提出相關之建議,俾利於評估與提升高等教育服務品質之參考依據。Item 論戰國燕系文字中的「梋」(國文學系, 2001-05-??) 蘇建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