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蔡林煌"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諮商與心理治療廣告之內容分析研究—以美國舊金山灣區的雜誌為例
    (2004) 蔡林煌; Lin-Huang Tsai
    中文摘要 心理師法公佈實施後,心理師在未來執業時,會遇到專業行銷的議題。本研究目的在瞭解諮商與心理治療廣告的內容為何?廣告中所呈現的執業現況為何? 本研究以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的「Open Exchange」雜誌第163期、「Common Ground」雜誌第118期中,所刊登與諮商與心理治療性質有關的廣告為研究對象,對161則廣告進行內容分析。  研究發現,諮商與心理治療廣告的內容,可分以下四個部分: 1.執業圖像:主要包括個人照片或是機構的商標; 2.廣告標題:主要強調的重點有消費者的問題、執業者的理論技術、執業者特點等三個方面; 3.執業者簡介:包括執業者的姓名、最高學歷、執照類別及編號、證書類別。 4.相關執業資訊:包括服務型態、收費情形、聯絡方式等。   其次,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1.與諮商與心理治療廣告性質有關的五類廣告類別中,以「心理、諮商與治療」的廣告為最多,其次是靈性,接著是按摩與身體工作、催眠、及瑜珈與冥想的廣告。 2.執業者中以個人執業者為最多;執業者的性別以女性為最多; 3.廣告圖像以執業者的個人照片為最多;廣告標題以強調執業者的治療取向最為多。 4.執業者的收費情形中,只有部分執業者會註明費用、及提供彈性收費、促銷優惠、保險給付及可使用信用卡等情形。 5.廣告中,執業者的理論技術呈則多元文化的派別。 6.廣告提供的資訊並不一定完整,有待消費者進一步的詢問與確認。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與結論,對心理師、消費者及相關單位提出建議。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