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蔡怡玟"
Now showing 1 - 5 of 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以石川欽一郎、木下靜謹、陳澄遠、陳慧坤、李永沱筆下之淡水作品詮釋地方及其精神之意象(地理學系, 2011-05-??) 蔡怡玟; Vi-Wen Tsai自17 世紀以降,不少詩人﹒畫家、文學家皆以淡水為題材來進行創作,而根據肅瓊瑞(2004 ) 掏出臺灣沒有一個地方能像淡水這樣,曾被這樣多的畫家,以如此豐美而多量的畫作存在著。而至目前為止,據初步估計這些畫作應不下五百多件。所以,以人文主義地理學、美學和審美經驗來談淡水空間意象和其背後所隱含的精神意象應有其值得深究及探掘之處。然,因以淡水為題/為名者畫作甚多,本文配合自日治時期以降,美術在畫發展的歷程和其流派的演變,按照時間順序先後選出石川欽郎、木下靜涯、陳澄波、陳慧坤及李永沱五位畫家的淡水系列,來試著以美學上的精神為基礎,然後究其人文主義地理學和審美經驗來形構也個淡水的空間及精神意象,以補足或開拓以美術作品來詮釋空間意象的可能,並希冀藉由這樣的嘗試可為地方研究帶來新的可能性。Item 以石川欽一郎、木下靜謹、陳澄遠、陳慧坤、李永沱筆下之淡水作品詮釋地方及其精神之意象(地理學系, 40483) 蔡怡玟; Vi-Wen Tsai自17 世紀以降,不少詩人﹒畫家、文學家皆以淡水為題材來進行創作,而根據肅瓊瑞(2004 ) 掏出臺灣沒有一個地方能像淡水這樣,曾被這樣多的畫家,以如此豐美而多量的畫作存在著。而至目前為止,據初步估計這些畫作應不下五百多件。所以,以人文主義地理學、美學和審美經驗來談淡水空間意象和其背後所隱含的精神意象應有其值得深究及探掘之處。然,因以淡水為題/為名者畫作甚多,本文配合自日治時期以降,美術在畫發展的歷程和其流派的演變,按照時間順序先後選出石川欽郎、木下靜涯、陳澄波、陳慧坤及李永沱五位畫家的淡水系列,來試著以美學上的精神為基礎,然後究其人文主義地理學和審美經驗來形構也個淡水的空間及精神意象,以補足或開拓以美術作品來詮釋空間意象的可能,並希冀藉由這樣的嘗試可為地方研究帶來新的可能性。Item 以石川欽一郎、木下靜謹、陳澄遠、陳慧坤、李永沱筆下之淡水作品詮釋地方及其精神之意象(地理學系, 2011-05-??) 蔡怡玟; Vi-Wen Tsai自17 世紀以降,不少詩人﹒畫家、文學家皆以淡水為題材來進行創作,而根據肅瓊瑞(2004 ) 掏出臺灣沒有一個地方能像淡水這樣,曾被這樣多的畫家,以如此豐美而多量的畫作存在著。而至目前為止,據初步估計這些畫作應不下五百多件。所以,以人文主義地理學、美學和審美經驗來談淡水空間意象和其背後所隱含的精神意象應有其值得深究及探掘之處。然,因以淡水為題/為名者畫作甚多,本文配合自日治時期以降,美術在畫發展的歷程和其流派的演變,按照時間順序先後選出石川欽郎、木下靜涯、陳澄波、陳慧坤及李永沱五位畫家的淡水系列,來試著以美學上的精神為基礎,然後究其人文主義地理學和審美經驗來形構也個淡水的空間及精神意象,以補足或開拓以美術作品來詮釋空間意象的可能,並希冀藉由這樣的嘗試可為地方研究帶來新的可能性。Item 地理美學的延伸與推廣:以通識教育課程「地理學通論」之心智圖系列操作應用為初探(地理學系, 2017-05-??) 蔡怡玟; Yi-Wen Tsai地理美學(geographical aesthetics)乃屬於一種人居處於大地或空間間的凝視、回眸和有關於主、客體間回繞等感受性等的問題,同時其進一步而言,亦是一種人居處於大地之中,對其所「見」、所「看」有「置身」於世的想像與其可能存有之樣態。因此,本文嘗試以環境-心理來關照這地理學門中所主要探究之人與地之互動層面和關係。於此,筆者將以在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所開設之「地理學通論」課程中之環境觀察—心智圖(mental map)之系列作業操作,來探求這地理美學的可能。而在課堂操作中,我們發現:如此課程操作實是可以引導同學從自身之五感知覺出發並亦觸及其對於地方/空間之思考和其本質探問。再者,本初探亦是嘗試將地理學的學習融入美感教育,同時並亦使得學科之學習可以更具備博、雅、美之精髓和實踐。此外,在國內地理學門的教學過程中亦甚少將美感教育融入其學科教育之精神和本質中,因此在此一系列課程操作我們發現若是將此一對於大地直觀指涉的美感經驗來嫁接地理教育和環境教育,應是可以更培養學生具備對環境觀察之敏銳度和更具關懷周遭環境的觀察力與探究之能力。Item 淡水老街的慢活(2011) 蔡怡玟; Tsai, Yi-wen「地方」—空間之存有,彰顯著「人」之於「環境」的意義和其價值所在。本文以甫自2005年以來,大量出現在報章、雜誌等媒體上的字眼—「慢活」,來探究和呈顯「緩慢」的空間經驗,之於人、地方及存在之價值。而以如此出發,是以近年來,這「慢」字的出現,我們不難想見一般社會大眾對於「慢」的想見、需求和渴望。除此之外,一地的特質若能呈顯「緩慢」,是否其能提供身處於其中的人「抒緩身心」之效? 本研究試著從台北都會鄰近地區—淡水老街周遭為出發。因,自1997年台北捷運淡水線通車後,再輔以2001年後全面開放週休二日,淡水老街周遭一帶初始的環境氛圍直接也間接地受到衝擊。而,面對如此衝擊,近年來在諸多都市計畫/設計、觀光及公共政策等領域文章中,多著墨於其實體環境所帶來之觀光發展等經濟效益,然卻較少深入分析,為何淡水老街周遭如此吸引人? 亦此,本文在研究中嘗試加入以文學作品和美術作品來就人文主義地理學、環境美學和審美經驗之觀點來詮釋和探究淡水老街周遭一帶之地方性,如此詮釋亦是希冀能延伸探討「慢活」空間存在之於本文之受訪者。而研究中,並試著以參與觀察與滾雪球之方式,及與符合研究定義中之「慢活」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並藉由段義孚的逃避主義來說明「淡水,真的讓我慢下來了!」的可能。而訪談分析中發現:這些可能發生在淡水老街一帶的「慢活」發生地,以山水並存、水陸交界及因地處丘陵處所帶來可高望遠眺之視野,易是帶給身處於其中的人,感受到相對巨大自然物之渺小和悠遠。同時,此區間之歷史建物或因歷史之悠遠,則易是予人有老而沉穩之感。如此,「緩慢」與「沉穩」,「時間」在「空間」中之延展、流轉與沉澱,自是自然而然流露展現在觀者面前。而如此「悠遠緩慢」之地方性,亦是本文受訪者當想逃離都市快速高壓之生活、遠離生活中的不適切,藉而前來放慢腳步、休憩或甚而澄靜定 (棲) 居下來之因。除此之外,文中亦更進一步,以在地受訪者、棲居受訪者及旅者受訪者之群別來分別說明,其身體 (主體)-空間 (客體) 之「慢活」地方經驗成因和異同之處。如此亦是希冀彰顯此區間之特殊地方性和舖陳探究都會區生活型態之可能需求。然,以如此探求,最衷 (終) 亦是希冀,可開展對「慢活」討論的可能起點,同時並為人、地及環境或健康等社群領域,提供另一可能思考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