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莊佩瑾"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劉長遠二胡協奏曲《夢釋》之分析與詮釋(2015) 莊佩瑾; Chuang, Pei-Chin作曲家劉長遠是當今活躍於中國當代著名作曲家,他在2003年所創作之民族管弦樂作品《抒情變奏曲》榮獲中國文化部主辦第九屆全國音樂作品評獎二等獎,作品因此崛起,並為其代表作。而本文所探討之作品《夢釋》,為劉長遠在2011年受上海民族樂團所委託之作,此作品乃其為二胡協奏曲初試啼聲之作,因此筆者想藉由研究及深入探討此樂曲與作曲家的創作理念。 本文主要以二胡作品《夢釋》為研究對象,透過訪談及配合文獻分析,統整出作曲家劉長遠之創作背景與理念,並藉由樂曲分析了解作曲家創作手法與風格,在樂曲詮釋上藉由影音觀察法,以音樂分析為根基,加入個人對樂曲之見解,建構出個人詮釋之二度創造性。 《夢釋》為劉長遠其創作民族管弦樂作品中,唯一之大型二胡協奏曲於2011年完成。這首作品充分展現劉長遠的創作理念,他運用主題動機,以五聲音階的音型作有限移位,使樂曲中十個段落皆以不同樣貌呈現,不論音型、節奏、旋律等都有些許之變化。整首樂曲一方面蘊含著中國傳統五聲音樂的審美取向,另一方面結合了似西方20世紀音樂的創作手法,使作品提升了音樂的藝術性,並促使傳統民族音樂借鑒吸收了西方音樂之精華,不僅使聽眾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能使作品繼續傳承下去。Item 社會性故事教學對改善國中高功能自閉症學生互動行為成效之研究(2007) 莊佩瑾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社會性故事教學對改善國中高功能自閉症學生負向互動行為之成效。研究對象為一位安置在資源班的國一高功能自閉症學生。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跨行為多重基準線設計。研究約持續十二週,包括基線期、處理期及維持期。本研究之自變項為社會性故事教學,使用多個系列性的社會性故事作為教學內容,教學進行包含電腦檔案形式的社會性故事教導、角色扮演及每天閱讀社會性故事。依變項為受試者在普通班自然情境中與同儕負向互動行為的表現次數。負向互動行為分別指:「過分親密的行為」、「不適當的行為」、「不適當的語言」。所得資料以視覺分析法分析,並在教學結束後,請個案、導師及同儕填寫回饋單,以作為本研究社會效度分析之依據。研究結果如下: ㄧ、運用社會性故事教學的介入,能改善國中高功能自閉症學生「過分親密的行為」,在維持期有保留的效果。 二、運用社會性故事教學的介入,能改善國中高功能自閉症學生「不適當的行為」,教學褪除後,維持期仍有效果但不穩定。 三、運用社會性故事教學的介入,能改善國中高功能自閉症學生「不適當的語言」,在維持期有保留的效果。但實驗結果可能受共變的影響,其效果需慎重解釋。 四、透過教學實驗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發現個案、個案導師及同儕對社會性故事教學的結果有正向的認同。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未來教學與研究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