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范秀儀"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高中通論(自然)地理教科書內容「問題」之分析(2016) 范秀儀; Fan, Hsiu-I本研究試圖以內容分析法、半結構訪談(高中生、大學生、高中地理教師以及大學專家學者)與專家問卷等研究方法找出高中通論(自然)地理教科書可能有的「問題」,包含教科書的「文本問題」以及由教科書文本或訪談資料所延伸出關於教學與教育等的「延伸問題」。 「文本問題」包含:「時、空間之範疇謬誤現象」、「知識概念之正確性」、「文意的易解性與邏輯性」以及「語意型塑的刻板印象」四大類別。研究結果發現高中生挑選「問題」多是「文意的易解性與邏輯性」的問題,而所有受訪者所提出的「問題」也以「文意的易解性與邏輯性」比重最高,可見教科書書寫需嚴謹的考量學習者現有的認知結構。而「問題」的提出與否皆受到受訪者的角色、學識與經歷所影響。 再者,由各版本同時被提出的教科書「文本問題」揭示教科書的參閱問題:某些「文本問題」同時出現在不同版本中,文句相似度頗高;或是參閱參考書目的內容,卻沒有做適合臺灣教學概念邏輯的修編,讓閱讀者不甚理解。 最後,既使具學習意義(在地化與生活化等)的教材與教學已被提出許久,但學習者與教學者對於部分教科書內容,卻仍具有「無意義感」。而唯有教師知道某個地理學識概念的全貌(涉及其他各學科內涵)、擁有更多元的學科學識基礎,才更能提高教師對教材內容的敏感度,以辨別教科書內容的正確性、邏輯性與語意問題,因此瞭解本研究的訪談資料與「延伸問題」對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皆有助益。於是,「文本問題」與「延伸問題」都揭櫫教師角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