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羅慶璋"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中網路虛擬物理實驗室
    (2004) 羅慶璋; Lo Ching-Jang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虛擬實驗的學習環境對實驗學習成效的影響,以國中自然課程中物理部分的凸透鏡成像、單擺週期的測量以及光的三原色等三個單元為虛擬實驗教學之內容,利用FLASH所設計之動畫模擬,使用Tamir(1989)「給問題、給方法、不給答案」和「給問題、不給方法、不給答案」兩種不同類別的模擬實驗學習環境,並以單元成就測驗做為前後測的工具,探討兩種不同虛擬實驗學習方法所達成的學習成效差異和進步幅度差異。實驗過程並測驗學生的科學能力,同時測量學習者的學習型態,目的在找尋虛擬實驗學習方式和學習型態之間的關係,最終施以系統態度問卷調查。研究樣本為四班國中二年級學生,共一百二十八人,以準實驗研究方式將學生分成兩組實驗組,並根據實驗步驟之提供與否,給予兩種經過設計與控制的實驗學習方式,資料分析採二因子混合設計共變數分析及獨立樣本二因子共變數分析。 根據實驗所得發現以下結果: 1.兩組學生在三個單元中,實驗步驟的給予與否對單元學習成效有顯著的影響,給予實驗步驟組之成績,均明顯優於自行設計實驗步驟的設計實驗步驟組。 2.就進步幅度而言,在三個單元中均呈現給予實驗步驟組的進步幅度顯著大於設計實驗步驟組。給予步驟組的學生在三個單元中進步幅度均顯著,而設計實驗步驟組的同學僅在凸透鏡一單元進步顯著。 3.就實驗組別和學習型態的交互作用而言,在三個單元中均呈現交互作用不顯著的現象,而實驗組間的成績出現顯著的情形,即不論是哪一種學習型態的學生,均是給予實驗步驟組的學習成效優於設計實驗步驟組的同學。 4.兩個實驗組的學生均對虛擬實驗室的學習方式,給予正面的評價,而給予步驟組的同學又比設計步驟組的同學給了系統更高度的評價。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中網路虛擬物理實驗室
    (2005-10-25) 羅慶璋; 張國恩; 宋曜廷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虛擬實驗的學習環境對實驗學習成效的影響,以單元成就 測驗做為前後測的工具,探討兩種不同虛擬實驗學習方法所達成的學習成效差異 和進步幅度差異。實驗過程並測驗學生的科學能力,同時測量學習者的學習型態 ,目的在找尋虛擬實驗學習方式和學習型態之間的關係,最終施以系統態度問卷 調查。研究樣本為四班國中二年級學生,共一百二十八人,以準實驗研究方式將 學生分成兩組實驗組,並根據實驗步驟之提供與否,給予兩種經過設計與控制的 實驗學習方式,資料分析採二因子混合設計共變數分析及獨立樣本二因子共變數 分析。實驗所得發現:(1)兩組學生在單元中,實驗步驟的給予與否對單元學 習成效有顯著的影響,給予實驗步驟組之成績,均明顯優於自行設計實驗步驟的 設計實驗步驟組。(2)就進步幅度而言,在單元中呈現給予實驗步驟組的進步 幅度顯著大於設計實驗步驟組。給予步驟組的學生在單元中進步幅度均顯著,而 設計實驗步驟組的同學均無顯著進步。(3)就實驗組別和學習型態的交互作用 而言,在單元中均呈現交互作用不顯著的現象,而實驗組間的成績出現顯著的情 形,即不論是哪一種學習型態的學生,均是給予實驗步驟組的學習成效優於設計 實驗步驟組的同學。(4)兩個實驗組的學生均對虛擬實驗室的學習方式,給予 正面的評價,而給予步驟組的同學又比設計步驟組的同學給了系統更高度的評價 。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知識整合數位課程促進學生科學素養:以化學反應概念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5-09-??) 張欣怡; 張淑苑; 羅慶璋; 洪振方; Hsin-Yi Chang; Shu-Yuan Chang; Ching-Jang Lo; Jeng-Fung Hung
    本研究融合以知識整合為設計原則的數位科學課程於正式課程中,檢視該課程能否促進學生於化學反應單元相關的科學素養,比較同校不同班級之學生分別接受知識整合數位科學課程與傳統教學方法後,在化學反應單元所展現的科學素養。研究對象為高雄市某國中八年級兩個班級的學生,每班共計四節課教學活動。教學前,學生先進行「化學反應素養測驗前測」,在教學結束後,再進行「化學反應素養測驗後測」與該校段考成就測驗,並在教學結束後1 個月進行「化學反應素養測驗延宕後測」。研究結果指出,該知識整合數位科學課程可以提升學生於化學反應單元相關的科學素養,而延宕測驗結果顯示,相較於傳統教科書教學,該課程對參與學生於化學反應單元相關科學素養具有長期效應。然而,接受知識整合數位科學課程教學後之學生所表現出的科學素養與其之後的學校理化段考表現存在斷裂,本研究據以反思現行課程與評量之議題。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知識整合數位課程促進學生科學素養:以化學反應概念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5-09-??) 張欣怡; 張淑苑; 羅慶璋; 洪振方; Hsin-Yi Chang; Shu-Yuan Chang; Ching-Jang Lo; Jeng-Fung Hung
    本研究融合以知識整合為設計原則的數位科學課程於正式課程中,檢視該課程能否促進學生於化學反應單元相關的科學素養,比較同校不同班級之學生分別接受知識整合數位科學課程與傳統教學方法後,在化學反應單元所展現的科學素養。研究對象為高雄市某國中八年級兩個班級的學生,每班共計四節課教學活動。教學前,學生先進行「化學反應素養測驗前測」,在教學結束後,再進行「化學反應素養測驗後測」與該校段考成就測驗,並在教學結束後1 個月進行「化學反應素養測驗延宕後測」。研究結果指出,該知識整合數位科學課程可以提升學生於化學反應單元相關的科學素養,而延宕測驗結果顯示,相較於傳統教科書教學,該課程對參與學生於化學反應單元相關科學素養具有長期效應。然而,接受知識整合數位科學課程教學後之學生所表現出的科學素養與其之後的學校理化段考表現存在斷裂,本研究據以反思現行課程與評量之議題。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