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盧宸緯"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2008北京奧運城市行銷與市民生活風格
    (2008-06-01) 盧宸緯; 廖世璋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後中等教育學習者終身學習核心素養與評量
    (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7-11-01) 林美和; 黃明月; 陳仲彥; 胡寶玉; 盧宸緯; 黃怡樺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成人情緒管理與轉化學習
    (國家文官學院, 2013-06-01) 張德永; 盧宸緯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我國公立社會教育機構功能與組織定位之研究
    (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2011-01-01) 林振春; 李建興; 張德永; 鄭勝分; 盧宸緯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誰說了算話?廣播電台廣告呈現的兩性權力關係
    (2004-06-12) 黃靖惠; 盧宸緯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誰說了算話?廣播電台廣告呈現的兩性權力關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視聽教育館, 2004-12-01) 黃靖惠; 盧宸緯
    本文以廣播電臺播放的各類廣告為例,探討媒體所呈現之兩性權力關係。以聲音/語言為唯一元素的廣播電臺廣告,其表現方式與具有的社會意涵可運用社會語言學(Sociolinguistics)的研究取向加以剖析。文章首先耙梳其性別與媒體之相關論述,再提出待探討的面向與議題。分析所收錄的廣告則發現:(1)部份廣告使用單一性別的聲音,而其中高達71.3%由男性來代言;(2)部份廣告同時使用兩性的聲音,而男性被呈現為主要的問題解答者和口號代言人;(3)汽車廣告及美容廣告主要分由男性和女性擔任資訊提供者。上述幾點顯示廣告維護了性別刻板印象,尤其以男性「說了算話」而再現男性優勢。文章最後指出廣播廣告具有朝向兩性平等的改進空間。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誰說了算話?廣播電臺廣告呈現的兩性權力關係
    (資訊中心, 2004-12-??) 黃靖惠; 盧宸緯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越籍新移民女性中文學習經驗之研究
    (2006) 盧宸緯; Lu Chen Wei
    摘要 本研究以參與觀察為主、深度訪談為輔,瞭解越籍新移民女性在官方中文班中的學習經驗,並進一步分析強勢文化團體權力在其中的運作情形。研究發現,強勢文化團體一方面透過選擇性的知識/訊息傳遞,另一方面則透過懷柔取向的教學策略,最終目的在引導越籍新移民女性成為柔順、馴服、具台灣社會認可的教養下一代能力,對社會、政治及經濟上皆有用的自律個體。本研究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 一、教師教學方面: (一) 新移民女性中文教師應做為轉化型知識份子,除了對自身進行批判反思外,並引導新移民女性思考其「策略性性別需求」 (二) 在教學中給予新移民女性更多文化的展現與交流空間,並提升新移民女性以中文為母國文化發聲的能力 二、教材編製方面: (一)納入新移民女性的經驗與聲音 (二) 加強與新移民女性相關的法律與權益及在台社會支持資源的介紹 三、政策規劃方面:對新移民女性「母職」的協助,應以「讓新移民女性能有信心、自在的與孩子互動」為目標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身心障礙者受暴問題之調查研究-以家庭暴力及性侵害被害人為例
    (2005/04-2005/12) 潘淑滿; 黃東益; 鄭人瑋; 盧宸緯; 李仲彬; 林惠芳
    根據國、內外研究顯示,由於身心障礙者的認知能力與社會適應力遠比一般人差,大多數身心障礙者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依賴家庭成員提供協助,這些因素都是導致身心障礙者比一般人更容易遭受家庭暴力與性侵害威脅的主要原因,當身心障礙者遭受家庭暴力或性侵害之威脅時,也比一般人不容易擺脫暴力的傷害而邁向獨立生活。然而,在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者普遍的負面刻板印象,加上社會文化對於家庭暴力與性侵害充滿迷思的情況下,導致身心障礙者遭受家庭暴力與性侵害之議題備受忽略,進而影響身心障礙者的基本權益保障。本研究藉由對國外相關文獻資料的回顧與實務工作模式的彙整,不僅提供身心障礙受暴問題調查研究設計之參考,同時也做為未來規劃本土政策方向、服務內涵與福利輸送模式規劃之參考。 綜合歸納,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彙整國外身心障礙者遭受家庭暴力與性侵害之文獻及研究,做為本研究調查訪問研究設計之參考及做為未來相關政策與實務工作模式參考之依據。 (二)交叉比對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與身心障礙之資料庫,以便瞭解過去五年來我國身心障礙者遭受家庭暴力與性侵害之現況。 (三)針對精神與智能兩種障礙者進行調查研究,以便了解身心障礙者受暴問題之現況與需求,進而推估全國身心障礙者受暴問題之發生率。 (四)藉由焦點團體訪問法收集第一線工作人員之經驗、意見與看法,做為未來規劃本土身心障礙受暴問題預防宣導、後續服務方案及相關政策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高齡學習者數位賦能過程及其課程相關因素之研究
    (2012) 盧宸緯; LU, Chen-wei
    本研究以一所樂齡學習中心為研究場域,以7位高齡學習者及2位授課教師為對象,透過深度訪談及書面資料的蒐集,探討高齡學習者的數位賦能過程與此過程的促進因素,並對目前政府為高齡學習者提供的資訊課程之課程與教學進行反思,以提供政策制定者及實務工作者參考。研究結果顯示,首先,高齡學習者的數位賦能過程可分為醞釀期、茁壯期與成熟期三階段,各階段在素養、心理、社會及行動面向上皆呈現持續擴展與提升的情形。其次,此一數位賦能過程,是由七項因素促進,包括:耐心且步調合適的教師教學、實用且貼近需求的課程內容、符合生理與認知發展特性的教材設計、協助克服限制的學習輔助工具、家人的支持與協助、同儕朋友的支持與激勵及高齡學習者本身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第三,目前為高齡學習者提供的資訊課程,出現以下現象:整體學習資源與機會的不足、分級進階課程的缺乏、教師教學偏重賦能的人文價值。這些現象,導致高齡學習者數位賦能的啟動與發展受到限制。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發現,提出以下建議: 一、課程制度方面 (一)政府與民間機構應擴充高齡者資訊課程開設並深入社區據點 (二)政府應會同高齡教育工作者與學術單位,儘速建立分級進階整合規劃的高齡者資訊課程架構 二、課堂教學方面 (一)開課單位及授課教師應建構符合高齡學習者的需求與特性的學習環境 (二)授課教師所規劃的課程內容應與高齡學習者的日常生活結合,並以協助高齡學習者反思並主宰其個體乃至社會結構層次的生活為考量 (三)授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應重視高齡學習者電腦自我效能的提升 三、促進因素方面 (一)授課教師與高齡學習者應共同規劃如何善用社會支持網絡,協助數位賦能開展 (二)政府應會同學術單位及民間機構,落實高齡者資訊課程師資培訓 (三)政府應與學校、企業或民間機構合作,建構資訊設備近用方便的友善社區環境 四、後續研究方面 (一)擴大研究場域與對象,廣泛了解高齡學習者的數位賦能過程 (二)採用多元研究方式,探索高齡學習者數位賦能的完整面貌 (三)開創進一步的研究主題,以更深度了解高齡學習者的數位賦能經驗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