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王靖雯"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以語料庫為本的跨領域學術英文期刊文步與字串之研究(2019) 王靖雯; Wang, Ching-Wen先前的研究指出文步在學術期刊中的重要性,因為文步被視為是建構學術文章架構的重要核心。許多學者著重於對學術文章中不同文步的研究。然而,探討常用字串與文步關聯的研究卻很少。 有鑑於此,本研究回答以下三個研究問題:(一)、哪些是社會科學領域以及自然科學領域共同常用的字串?(二)、哪些是社會科學領域以及自然科學領域分別特有的字串?(三)、在學術文章中,字串以及文步在緒論中的關聯是什麼? 語料庫分析法乃本文探討常用字串的方式。研究者建置了由一千兩百篇由國際期刊論文所組成的學術寫作語料庫,一共一千三百多萬字,內容包含社會科學領域以及自然科學領域之學術期刊,各領域所包含的學科如下:化學、數學、物理學、經濟學、語言學、心理學。研究者採用關鍵字串以及檢索的方式找出學術文章緒論中的常用字串。 本研究結果共發現兩百一十一個的常用字串,其中社會科學領域及自然科學領域共有八十個常用字串,社會科學領域特有的常用字串共有七十六個,自然科學領域特有的常有字串共有五十五個。以字串的長度而言,在學術語料庫中,共有一百零四個四字常用字串、六十四個五字常用字串、二十個六字常用字串、十一個七字常用字串、以及十二個八字或以上的常用字串。 常用字串的結構性及功能性亦被檢視及歸類,就結構性而言,四字字串中含有較多名詞或介係詞,含有動詞的比例則較少,隨著字串長度的增加,字串中同時含有名詞及動詞的比率也隨之增加。針對字串的功能性,社會科學領域及自然科學領域的學者都傾向大量的篇章組織字串來組織學術文章。 研究者更進一步分析這些常用字串與文步之間的關聯,以回答第三個研究問題。有些字串只會在特定文步中被使用,有些則會在多於一個文步中被使用。在所有文步中,第一文步第三次要文步包含了最多的字串,共有九十七個的字串被用來協助回顧文獻,而第三文步第七次要文步中的字串則較具有專一性,共有四十八個字串只會在這個文步中被使用來協助概述學術文章的結構。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不同領域的期刊作者在文步的使用上有其異同之處。研究者建議學術英語教學者能將此研究所列的字串與文步關係引入課程,以期能為增進學習者與新手研究學者的學術寫作能力盡棉薄之力。Item 朝向整合之路—奧修靜心歷程之轉化與療癒經驗對身心靈及生活的影響之質性研究(2010) 王靖雯; Jing-Wen Wang本研究旨在透過訪談奧修靜心參與者的靜心經驗,理解其靜心歷程的發生、歷程中的轉化與療癒經驗及這經驗對其身心靈與生活的影響。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方式,共訪談三位參與者;採質性研究之詮釋精神,分析與詮釋所得之訪談資料。研究結果如下: 一、奧修靜心參與者的靜心歷程呈現螺旋循環往上的發展脈絡,以「轉化前的初始狀態處於內外平衡的狀態」、「轉化的開始來自於平衡被干擾,而企圖維持平衡」、「在建構新平衡中,慢慢轉化生命型態」、「完成新平衡的建構」四種型態出現。而促使歷程發展的內在動力則是「痛苦情緒」、「身體回饋機制」及「尋求生命意義」三種心理力量,激發且帶動了靜心歷程的發展。 二、參與者於歷程中的轉化與療癒經驗包括四大部分,其一是第一次靜心即已開始轉化與療癒;其二是身體和情緒經驗的完整表達,是轉化與療癒的基礎;其三是轉化與療癒過程中的「痛」帶來蛻變,此「痛」所涵蓋的層面有「跨越身體不舒服的痛、自我批判的痛、找不到靜心意義的痛;其四是轉化與療癒的核心經驗在於「看見、接受、放下」。 三、靜心歷程中的轉化與療癒經驗,對參與者的影響包括:靜心帶來身體的放鬆,使身體能量更為流動;靜心提升覺察能力,穩定情緒,產生自我認同;在意識的提升中找到生命意義;從事喜愛的工作,人我關係獲得療癒等身心靈與生活四大部份的影響。 整體而言,靜心參與者的整體歷程即為朝向自我整合之路。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研究限制、建議與反思,以做為靜心者、諮商輔導人員及未來研究的參考。Item 語音知覺訓練對發音的影響:以華語聲調為例(2023) 王靖雯; Wang, Ching-Wen本文探討辨音能力對語音產製的成效,意即知覺訓練有助於發音學習。本文以華語聲調為材料,為英語母語者設計兩個實驗;主要實驗15天中,實驗組進行知覺訓練,控制組為仿說訓練。知覺訓練過程中,受試者每次聽完四位華語母語者錄製的帶調單音節即辨識調值,系統給予簡單對錯的回應型立即反饋;仿說訓練過程則要求受試者每次聽完相同排序的單音節立即仿說,但不提供反饋。兩組接受看字讀音的發音測驗,分別為訓練前、訓練終日及其兩週後。結果顯示,實驗組在訓練過程中,聲調辨識能力逐漸進步,且發音測驗在整體結果、訓練音(舊音)和非訓練音(新音)都顯著進步,控制組則沒有任何效果。後續實驗仿製主要實驗的仿說訓練,但訓練過程提供回應型立即反饋。結果顯示,發音準確度在訓練和測驗都有顯著進步。兩個實驗結果發現,反饋在語音學習的重要性,提供知覺訓練對於發音動作學習的明確證據,效果也符合理論預期的知覺與發音動作相聯關係。本文對研究發現進行發音學習與教學的討論,簡言之,本文建議知覺訓練可融入課外發音教學,人工智慧技術也許有助於糾正型立即反饋,進而提升發音教學成效。整體而言,本文鼓勵以知覺訓練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習者的發音及改善二語習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