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江依恬"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疾風知勁草--身心障礙兒家庭韌性(2009) 江依恬摘 要 身心障礙兒家庭需承受醫療、教育、就業、環境與經濟等生活壓力。過往研究多由弱勢觀點探討身心障礙兒家庭的家庭壓力與生活適應,忽略家庭內在強化力量的重要性。本研究以家庭韌性觀點出發,期盼達成三項研究目的: 一、築構身心障礙兒家庭生命故事與家庭生活滿意度圖表,了解家庭韌性產生的背景及家庭生活滿意度的轉變。 二、探討身心障礙兒家庭韌性內涵,了解家庭成員與家庭具有的特性與能力。 三、探討身心障礙兒家庭處理壓力與因應困境的歷程。 透過本研究,期盼找出存在這些身心障礙兒家庭中的家庭韌性,鼓勵並幫助其他家庭,同樣也能發覺並運用這些能力來因應壓力與解決問題。 本研究定義家庭韌性(family resilience)為家庭具有的特性與能力,以及家庭藉著運用這些力量,能在不利的環境中,正向因應挑戰、維持家庭功能運作,並獲得正向適應的家庭韌性發展歷程。 透過質性研究方法,以立意取樣選取四個經濟不利的身心障礙兒家庭作為本研究參與者,訪談家庭主要照顧者的感受與看法。訪談次數不一,每位參與者共進行4-6次不等的訪談,總計訪談時間約12-16小時,並全程錄音轉譯為逐字稿再進行分析。為保護研究參與者隱私,並服膺本研究強調家庭強「勁」的力量,研究者擬以相近的同音字來為這些參與者命名,並融合這些研究參與者的家庭韌性特質,作為其匿名的代稱:錚競、依境、恬靚、崎徑。 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 家庭在逐夢、築夢、夢碎與圓夢的家庭生命歷程中,持續面對與處理壓力,展現家庭韌性,使得壓力事件對生活滿意度影響力逐漸降低,家庭功能維持穩定狀態 二、身心障礙兒家庭成員具有個性樂觀、能面對問題、能忍讓、有責任感的個人特質,能營造出具三項特質的家庭--互信互助的婚姻關係、穩定的家庭經濟狀況、有共同的家庭願景,並以這些個人及家庭特質面對挑戰。 三、 身心障礙兒家庭在面對障礙事實、障礙手冊、社會支持、照顧障礙兒、障礙兒與未來生活規劃的信念時,皆經過信念系統轉變的歷程。 四、身心障礙兒家庭的家庭組織模式轉變包括:彈性調整生活作息並分擔照顧責任、凝聚家人情感與共識、建立家庭儀式與作息,並妥善管理家庭資源,有效運用社會經濟資源。 五、身心障礙兒家庭溝通與問題解決過程轉變包括:家人溝通型態、家庭情感互動型態與家庭決策模式。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分別對身心障礙兒家庭、社會福利機構與未來研究提出建議。Item 疾風知勁草—身心障礙兒家庭韌性(2010-03-01) 江依恬; 周麗端身心障礙兒家庭需承受醫療、教育、就業、環境與經濟等生活壓力。過往研究多由弱勢觀點探討身心障礙兒家庭的家庭壓力與生活適應,忽略家庭內在強化力量的重要性。本研究以家庭韌性觀點出發,期盼達成三項研究目的: 一、築構身心障礙兒家庭生命故事與家庭生活滿意度圖表,了解家庭韌性產生的背景及家庭生活滿意度的轉變。 二、探討身心障礙兒家庭韌性內涵,了解家庭成員與家庭具有的特性與能力。 三、探討身心障礙兒家庭處理壓力與因應困境的歷程。 透過本研究,期盼找出存在這些身心障礙兒家庭中的家庭韌性,鼓勵並幫助其他家庭,同樣也能發覺並運用這些能力來因應壓力與解決問題。 本研究定義家庭韌性(family resilience)為家庭具有的特性與能力,以及家庭藉著運用這些力量,能在不利的環境中,正向因應挑戰、維持家庭功能運作,並獲得正向適應的家庭韌性發展歷程。 透過質性研究方法,以立意取樣選取四個經濟不利的身心障礙兒家庭作為本研究參與者,訪談家庭主要照顧者的感受與看法。訪談次數不一,每位參與者共進行4-6次不等的訪談,總計訪談時間約12-16小時,並全程錄音轉譯為逐字稿再進行分析。為保護研究參與者隱私,並服膺本研究強調家庭強「勁」的力量,研究者擬以相近的同音字來為這些參與者命名,並融合這些研究參與者的家庭韌性特質,作為其匿名的代稱:錚競、依境、恬靚、崎徑。 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 家庭在逐夢、築夢、夢碎與圓夢的家庭生命歷程中,持續面對與處理壓力,展現家庭韌性,使得壓力事件對生活滿意度影響力逐漸降低,家庭功能維持穩定狀態 二、身心障礙兒家庭成員具有個性樂觀、能面對問題、能忍讓、有責任感的個人特質,能營造出具三項特質的家庭--互信互助的婚姻關係、穩定的家庭經濟狀況、有共同的家庭願景,並以這些個人及家庭特質面對挑戰。 三、 身心障礙兒家庭在面對障礙事實、障礙手冊、社會支持、照顧障礙兒、障礙兒與未來生活規劃的信念時,皆經過信念系統轉變的歷程。 四、身心障礙兒家庭的家庭組織模式轉變包括:彈性調整生活作息並分擔照顧責任、凝聚家人情感與共識、建立家庭儀式與作息,並妥善管理家庭資源,有效運用社會經濟資源。 五、身心障礙兒家庭溝通與問題解決過程轉變包括:家人溝通型態、家庭情感互動型態與家庭決策模式。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分別對身心障礙兒家庭、社會福利機構與未來研究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