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毛俞婷"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童裝的消費實踐-台灣兒童穿衣風格的建構(2010) 毛俞婷童裝,在眾多服裝型態中,是一個特別的類型,起因於其設計者和購買者是成人,而使用者卻是兒童,因此,在童裝的設計和選購上,必定包含了成人對於兒童和童年的想像,而將這股想像延伸,成人對於兒童的看法將會形塑著成人如何看待以及如何與這群國家未來的主人翁相處,繼而關聯到兒童的身體和心理發展,影響力蔚為重要,因此有其探討的必要。 本研究從日常生活中主流媒體對童裝的再現方式出發,以媽媽們消費童裝的經驗作為起點,並輔以家中的衣櫃搜密,探究成人為自家兒童購買童裝時所涉及的風格想像、在選購服飾之際的親子權力協商、以及消費實踐與媒體中童裝形象之間的關係。 研究發現,童裝的重要性在於被成人視為兒童教育、社會化的媒介,而社會化的程度與內容會憑藉著各家庭擁有的資本與品味以及價值觀而有所差異,並牽涉媽媽們對於兒童身體和心理發展的考量,但其最終目的皆是建立兒童與人交往互動的「合理」方式;至於媒體中的童裝形象只能建立一種虛渺的西方流行氛圍,供媽媽們在購買時投射附加想像。 並且,經由本研究中受訪者們的童裝消費實踐可發現,與西方引領的兒童穿著方式相較,這群台灣母親們渴望保留和延長兒童期的天真、可愛和順從,對於主流媒體中的「小大人式」穿著抱持反對的態度,呈現一種東西方對於兒童期的不同看待和對待方式。Item 網路、年輕人與臨時自治區(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 2009-10-01) 趙惠淨著; 毛俞婷; 高子航; 林宜嫈譯; 胡綺珍校正本篇文章概述了網路發展中的歷史脈絡與韓國國族國家、資訊工業和線上公民權的關係。本文主張,韓國公民對於能與現代化接軌以及成為世界先驅者的渴望,促使資訊資本主義快速地興盛並加重國族主義的驕傲。此外,本文主要聚焦於探究,韓國從八零年代開始至今的資訊社會中,不同的韓國年輕人團體參與各式各樣線上網絡連結的方式,以及創造主體性。值得注意的是,資訊科技的普及促使邊緣化的韓國年輕人自我賦權,並建構了「臨時的自治區域」,透過線上聚集和活動,對於韓國官方權威和父權產生抵抗。例如,近年一群自我標籤為「廢人」的韓國失業年輕人,重新發現只要他們待在網咖或家中的網路上就能創造他們自身的價值和活力。雖然韓國的網路空間已經逐漸地商品化和迷失在消費者社會中,本文仍希冀韓國年輕的網民們可以經由走上試圖取回免費資訊交換、自由、創意和政治方案(political agenda)的力量此一道路,積極地擺脫資本主義霸權的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