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武氏緣"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鄰邦商人:越南阮氏皇朝華人在東北沿海地區的經濟活動(1802-1884)
    (2014) 武氏緣; Vu Thi Duyen
    越南東北部沿海地區的許多港埠,從十二世紀李朝時已經成為國家對外的重要貿易港口,該地區因為與中國靠近,所以西元二世紀已有華人來往,並於此落地生根,他們對於越南東北部的經濟發展貢獻卓著。十九世紀初阮朝統一越南,越南經濟展現了新的風貌。越南東北部雖然已經沒有當年的繁華,但仍然有重要而有特殊性的經濟地位。然而越南華人的相關研究,大部份的學術研究比較專注於研究中部與南部的華人,而忽略掉北部華人,尤其關於東北沿海地區華人的論文更為罕見。為何如此?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由於北部華人人數遠少於中南部,致使學者忽略其重要性;其二、資料殘缺,研究不易;其三、越南北部華人已經完全融入越南傳統的社會,難以尋訪尚保留傳統生活方式之華人。 十八世紀末,英國東印度公司衰落之後,東南亞地區經濟恢復以華人為主角的形態。當時,中國跟東南亞各國的貿易不僅是傳統的朝貢貿易,而東南亞各國則成為中國出口奢侈品的大市場,於是中國與東南亞的貿易又發展出新的形態。由於人口壓力,嚴重的經濟壓力導致中國的東南沿海的廣東、浙江、福建地區的窮困人民大量移居海外;其中主要是小販、漁民、農民以及反清復明人士,他們多數至越南謀生,從此華人在越南形成了一個穩定社群,但經濟的主導力量還是華人,在這個時期越南稱之為「華僑」。華人經濟可分為合法與非法經濟活動兩大類。前者筆者將致力探討礦產、絲綢、糧食、香料、日用品與奢侈品的流通,而後者主要探討海盜、走私這兩大經濟活動。本論文將探討當時東北部沿海地區華人經濟形成的原因,特殊性以及其影響。最後,本文將探討華人在海防與廣寧兩大港口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