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楊靖"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脆弱治癒:麥可・漢內克《鋼琴教師》中開放性之轉化潛能(2020) 楊靖; Yang, Jing本論文以艾琳・吉爾森(Erinn C. Gilson)的脆弱論述作為開展,探討脆弱的治癒潛能。相對於一般將脆弱與衰弱、無能、易受傷害等特質掛鉤的傾向,本文援引吉爾森賦予脆弱的定義,視其為一種開放性,且為一種人類與生俱來的固有本質。透過此開放性,主體得以在人際互動中被形塑、改造,並進而產生蛻變。然而,現今大眾對於脆弱仍多採一過於化約且偏向負面的認知。「反脆弱」因此普遍被視為理想的指標。其產生的後果不僅攸關人際間的疏離與隔閡,亦可能因開放性的封閉而衍生出壓迫性的社會關係。於此方面,本文以精神病態為主題,探究精神病態如何體現對脆弱的拒斥,以及其「反脆弱」行徑對主體之人際互動之影響。然而,有鑒於吉爾森視脆弱為人類固有且無法完全摒棄的本質之主張,本文將聚焦在精神病態者的脆弱面向,並分析脆弱與反脆弱的辯證張力如何影響其對於「愛」的認知與體現。 本篇論文共分為三章。首章旨在破除一般大眾對於精神病態的迷思,強調精神病態並非必然與暴力犯罪掛鉤,而是有豐富的多元呈現層次。另外,此章亦探究精神病態者的脆弱層面,以及其諸如愛、歸屬、陪伴等情感需求。第二章以奧地利導演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的電影《鋼琴教師》(The Piano Teacher, 2001)為主題,剖析電影中對於精神病態的詮釋,以及該作品對脆弱與反脆弱的辯證張力之呈現。末章建構出脆弱的治癒潛能,主張脆弱的開放性使主體間得以建立起治癒的人際互動關係。此外,該章除論述《鋼琴教師》中的脆弱治癒潛能,亦審視現今社群媒體平台引發人際互動疏離之危機,希冀藉此突顯脆弱治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