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楊雅心"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五.連江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14-09-01) 陳國川; 楊雅心; 洪偉豪; 林玉梅Item 馬祖地區地名的意涵--一個關於環境識覺的研究(2005) 楊雅心本文經由史料文獻、田野調查,普查、考證馬祖地區各島礁地名並加以釋義,獲悉境內地名主要由三大群體所言說創造而成,各類地名皆可視為是三大命名群體在識覺馬祖地區後,所形成之環境意象。而諸類意象,反映的是三大群體在不同的識覺心智模式下過濾組織馬祖地區操作環境訊息之特性,研究結果如下: 一、馬祖閩東民系之識覺特性 馬祖閩東沿海民系在馬祖地區操作環境中之識覺,形成由島嶼大尺度空間之山嶼礁鼻,至深入島內土地上聚落發生地點與生活場域之各類自然、人文識覺環境,是在其以漁業為主,採集(沿海、內陸)、農、牧及軍管時期興起之商業為輔的維生方式主導下,透過馬祖先民本身深蘊之中國漢文化大傳統價值觀~十二生肖俗文化、宗教祭祀、喪葬文化,及漢文化小傳統之閩東文化價值觀~閩東方言「排」及疊詞的結構,與其在過去日常生活所接觸的人、事、物學習經驗,經由其主要之視覺感官、少數為輔之聽覺、嗅覺、觸覺感官,過濾花崗岩島嶼內陸丘陵及沿海谷灣地貌與邊區歷史發展背景下的外在環境訊息後,分別在知覺環境進行客觀組織、象徵環境中孕育直覺想像之識覺展現。 二、英國海軍之識覺特性 英國海軍在馬祖地區操作環境中之識覺,主要在島嶼及其沿海大尺度空間中,透過其航海避風、避礁、進出閩江口之動機目的,與其過去在航海殖民歷史經驗記憶或軍事、日常生活所接觸之人、事、物學習經驗背景下,經由視覺感官,過濾各島礁及島嶼沿岸海灣岬角之外在環境資訊後,分別在知覺環境進行客觀組織、象徵環境中孕育直覺想像之識覺展現。 三、國軍之識覺特性 國軍在馬祖地區操作環境中之識覺,形成由島嶼大尺度空間之行政區劃與島嶼礁,至深入島內之自然、人文識覺環境,係在其國防政治統治、軍事作戰、中國漢文化大傳統之道德價值觀、雅化識覺、及遊憩需求等多重動機、文化背景與其相關之軍事人事物的接觸經驗下,經由其主要之視覺感官、少數為輔之聽覺、觸覺,過濾各島礁及島內以凸地形面、人文設施為主之外在環境資訊後,分別在知覺環境進行客觀組織、象徵環境中孕育直覺想像、促進想像、審美想像之識覺展現。 上述三大群體之識覺特性,首先,在由馬祖地區操作環境深入至識覺環境之空間分布上,英海軍以島嶼及其沿海空間為主;國軍則為島嶼及其內陸沿海空間,但又以內陸為要;馬祖先民則是島嶼及其內陸沿海空間皆綿密分布。而該種互異之識覺環境空間呈現,係在各群體所持之獨有心智模式下組織而成。其中,馬祖閩東沿海民系以維生方式為主之心智模式,其識覺環境不僅分布綿密,更因維生方式屬於人地親密的互動過程,故其感官識覺,尤其是在沿海地區,較其他群體豐富而多元。而國軍以國防統治、軍事作戰、遊憩需求等多重動機所結合之心智模式,其感官識覺雖不如馬祖先民多元,但其意象組織方式,卻在特殊動機目的之支配驅使下,深入象徵環境組織出促進想像與審美想像。 因此,在整體環境識覺運作過程中,無論是在運作環境中形成何種識覺環境,且在該種識覺環境中,又在何種感官主導下過濾外在環境訊息,進而在知覺、象徵環境中進行客觀、想像組織,皆緣於各群體獨有之心智模式整體投射下蘊育而生,此點,呼應了地理學者Lowenthal及前人所提及之思維:「所有環境觀點的存在,只因皆與人類的目的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