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楊翠凌"
Now showing 1 - 5 of 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六年級資優生對兩性生活事件處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1-03-??) 黃楷茹; 黃佩伊; 楊翠凌; 陳欣瑗 林香如為了想了解國小高年級資優生在兩性互動及相處時的思考和行為模式,作者將兩性生活事件問題依美國SIECUS在1991年「完整性教育指導手則」中性教育的六大概念做分類,以秀朗國小高年級自然組資優生個別訪談的方式,進行研究資料的蒐集,再將訪談結果加以質性分析。 結果發現男女差異:男女資優生對兩性生活事件的作法上較無差異,而女生以不理睬方式應對較多;在理由上女生偏向考慮自身、他人、長輩的感受,而男生較重視社會價值考量。在感覺上,女生的情緒反應較男生多。以高年級資優生來說,對於兩性事件較少採取負面方式應對,理由也偏向社會價值,而自身考量次之;在感覺上,資優生的反應較強烈,可能是相當關心兩性話題及表達能力佳。此次研究,由於是以國小的高年級資優生12人為樣本,有推論上的限制,僅以此報告提供大家參考即再深入探討的開端。Item 「問題本位學習」協同行動中教師課程與教學的創新歷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5-03-??) 呂金燮; 吳青陵; 陳彥瑋; 楊翠凌; 鄒韻淇本研究以「問題本位學習」的精神為立足點,分別在六所國小的資優班進行一年的協同行動研究。在此行動研究中,我們將創造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結合為「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的單一複雜概念,課程行動的焦點在於善用資優兒童的遊戲特質,透過問題本位學習的探究,引領出學生的自主性,將創造力化為問題解決的行動力。問題本位學習顛倒教學的歷程,不但重建教師對教學角色的認同,也提供了一個空間,醞釀與淬礪出行動教師的凝聚力與創意。為了增加問題情境中學術思維與認知複雜度的內涵,團隊教師選擇以擬真情境經營問題本位學習,在角色責任賦予與情境虛實間,兒童的想像力與隱喻有了展現的鷹架。但是,問題結構度的掌握與弱結構下對兒童思考的引導與介入,是教師歷程中最大的挑戰,而找出課程調整與漸次引導兒童的原則,則是團隊教師後續努力的焦點。Item 「問題本位學習」協同行動中教師課程與教學的創新歷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5-03-??) 呂金燮; 吳青陵; 陳彥瑋; 楊翠凌; 鄒韻淇本研究以「問題本位學習」的精神為立足點,分別在六所國小的資優班進行一年的協同行動研究。在此行動研究中,我們將創造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結合為「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的單一複雜概念,課程行動的焦點在於善用資優兒童的遊戲特質,透過問題本位學習的探究,引領出學生的自主性,將創造力化為問題解決的行動力。問題本位學習顛倒教學的歷程,不但重建教師對教學角色的認同,也提供了一個空間,醞釀與淬礪出行動教師的凝聚力與創意。為了增加問題情境中學術思維與認知複雜度的內涵,團隊教師選擇以擬真情境經營問題本位學習,在角色責任賦予與情境虛實間,兒童的想像力與隱喻有了展現的鷹架。但是,問題結構度的掌握與弱結構下對兒童思考的引導與介入,是教師歷程中最大的挑戰,而找出課程調整與漸次引導兒童的原則,則是團隊教師後續努力的焦點。Item 國小一般智能資優生鑑定觀察活動的迷思與改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4-06-??) 楊翠凌本文對國小一般智能優異學生在鑑定招生過程中,教師對鑑定觀察活動的設計、觀察活動的評量焦點、評量向度乃至觀察結果的評定,提出幾點迷思的澄清與討論,包括資優教師對一般智能資優特質的認定有人際關係、創造能力、外顯等質等的迷思,而針對設計過程中鑑定的公信力及鑑別度也提出相關建議,如:在研究對象的鎖定、觀察內容及材料的規劃設計、校際間的合作、觀察結果的具體化等。 關鍵詞:國小資優生、鑑定觀察活動Item 資優生在服務活動中展現的學習(2006) 楊翠凌; Tsui-Ling Yang這是個關於資優生在服務過程中展現學習的研究。為了探究資優生參與服務學習活動時的學習狀況、在服務學習中的轉變與成長及服務行動中延伸出的學習議題。我與觀察員透過現場參與及觀察學生的互動討論與省思回饋,輔以課堂觀察紀錄、學生省思札記、學習單、訪談等多元豐富的描述性訊息來瞭解學生在服務情境的脈絡與變化。 服務學習課程的形成主要來自學生,透過他們在服務行動中的問題分享與省思回饋,討論的焦點就在團體課與小組課之間形成。從一開始服務本質的討論、尋找服務任務、執行服務任務、回饋分享與議題討論,服務學習就以學生的分享討論做中心主軸。老師與觀察員的討論意見則環繞著這個主軸作擴展延伸與聚焦,因此學生在課堂討論與服務情境中有充分時間來回感受、省思沉澱,落實服務學習。 透過四位學生的服務過程分析,可以發現他們不斷在服務的歷程中產生許多服務觀點,也在利他與自利之間形成不同的拉鋸。資優生各種特質也在過程中一一展現,特別是對服務的理想與堅持、服務的省思與自我對話、創意札記風格等。服務學習帶給學生不同的展現舞台,也讓他們對服務本質有深刻的體悟。 學生在過程中分享各種執行服務任務的困難與問題,形成許多學習問題解決的起點,透過這些真實的問題情境,學習界定問題、腦力激盪、評估與選擇解決策略,最後解決問題,並在解決服務困境的過程中培養問題解決能力。此外,在服務的過程中,學生也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情緒感覺、洞察人際交流的細膩關係,因而延伸出包括自我情緒的認識與因應、與服務對象的人際互動與同理心等學習議題。整體而言,學生在服務學習活動中,除了理性的解決問題之外,有很多時候需要老師給予即時的情意教學與支援,因此在認知與情意上的學習更為統整與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