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楊憲明"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中文閱讀障礙視知覺缺陷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01-07-??) 楊憲明本研究旨在探討中文閱讀障礙的視知覺機制缺陷,及其與中文文字獨特表徵的可能關係。研究者比較閱讀障礙者和一般閱讀能力者,在上、下視覺區不同視覺離心位置上不同類別字元的文字辨認正確率,以推測閱讀障礙者的視知覺處理缺陷。研究發現,中文閱讀障礙者與一般閱讀能力者,對於不同使用頻次與結構複雜度字元的辨認,在視網膜中心區域,辨認正確率並無顯著的差異。但是在視網膜中心近側區域時,對於高結構複雜度字元的辨認,閱讀障礙者的辨認正確率,則顯著地低於一般閱讀能力者。這項研究發現,亦獲得受試者實驗反應資料的數學預測模式參數比較的支持。研究者根據所獲得之高預測量二次曲線模式,比較閱讀障礙者與一般閱讀能力者預測模式裡各參數係數的差異。研究發現,視覺離心對文字辨認所產生的不利影響,在閱讀障礙者與一般閱讀能力者,並不相等,在閱讀障礙者較高,在一般閱讀能力者較低;再者,參數係數比較也發現,字元結構複雜度對文字辨認所產生的不利影響,在閱讀障礙者較高,在一般閱讀能力者較低。以上結果暗示,中文閱讀障礙的發生,與「視網膜中心近側區域高結構複雜度字元」的視知覺處理缺陷,有十分密切的關連。Item 學習障礙學生之認知抑制能力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4-09-??) 王立志; 楊憲明; Li-Chih Wang; Hsien-Ming Yang本文首先針對認知抑制之基本理論,以及拼音語系國家中學習障礙學生認知抑制缺陷之相關研究進行探究。根據學習障礙之異質性對於認知抑制的影響,過去的研究主要有兩個結果:首先,學障學生中之閱讀缺陷型學生在語言型認知抑制測驗中的表現,均顯著落後於普通學生與/或數學障礙學生;再者,學障學生中之數學缺陷型學生在非語言型認知抑制測驗中的表現,均顯著落後於普通學生與/或閱讀障礙學生。為更深入探討此議題,本文進一步將各相關研究所使用之測驗工具分別討論,發現這些工具可被區分為語言類(Stroop作業與Navon作業)與非語言類(大小比較作業、數字抑制作業以及圖形抑制作業)兩類,而此區分方式則符合不同類別學習障礙學生之不一致認知抑制缺陷的結果,此外,目前學習障礙學生認知抑制缺陷之相關研究皆於拼音語系國家,較少被於漢語系統國家之學者所重視,可供未來研究者參考。Item 漢語發展性閱讀障礙學生之亞型分類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5-03-??) 王立志; 楊憲明; Li-Chih Wang; Hsien-Ming Yang本研究以閱讀障礙的各種缺陷能力假說為切入點,針對國小中、高年級組與國中組閱讀障礙學生進行各種缺陷能力的檢驗,以確定臺灣閱讀障礙學生的亞型及其比例。本研究包含國小中年級、高年級,以及國中閱讀障礙學生共 105 名,三年齡層各 35 名,各年齡層又各有生理年齡控制組與閱讀水準控制組 15 名。本研究之研究方法主要採用集群分析對閱讀障礙學生進行亞型分類,輔以多變量共變數分析與無母數統計比較不同亞型閱讀障礙學生之認知能力。本研究之研究工具包含挑選樣本用的常見字流暢性測驗與聽覺理解測驗,分類亞型用的組字規則測驗、聲韻覺識測驗、唸名測驗,以及用以檢驗亞型外在效度之閱障亞型問卷(研究者自編)。本研究之研究結果主要有三:一、本研究整體樣本可被區分為聲韻覺識缺陷亞型、快速唸名缺陷亞型、組字規則暨快速唸名缺陷亞型,以及未達特定缺陷亞型等四型;再者,國小中年級組閱讀障礙學生中,有 74.3% 的學生為聲韻覺識缺陷亞型,而國小中年級組以及國中組閱讀障礙學生中,各有 42.9% 與54.3%學生屬於組字規則暨快速唸名缺陷亞型,另各有 28.6% 與 22.9% 屬於快速唸名缺陷亞型;最後,閱讀障礙學生之三類亞型中於所測量之認知能力中,多數之表現是同時落後於閱讀水準控制組以及生理年齡控制組,較可能是屬於較嚴重之缺陷問題。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可初步獲得臺灣閱讀障礙學生之亞型分類的狀況,且分類情形亦與其不同年齡層呈現不同的結果,此結果有助於未來實務現場的教學與相關研究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