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楊惠玲"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從學習環境與對學科態度評估地球系統課程(2005) 楊惠玲Item 『泰雅竹屋』~泰雅幼兒經歷文化與科學探究之旅(2008-10-03) 楊惠玲; 廖雯玲; 簡淑真Item 社區大學推動臺北市學習型城市之角色與策略研究(2014) 楊惠玲; YANG,HUI-LING本研究旨在探究社區大學與社區學習服務中心,在臺北市學習型城市推動中所扮演的角色與策略,為達研究目的,首先依據國內外文獻回顧,分析學習型城市運作要件,歸納研擬出學習型城市運作四大面向:願景目標、推動策略、運作基礎、管理評鑑,做為本研究之基礎架構。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採用文件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進行社區大學與臺北市推動學習型城市之相關資料收集、分析與討論,依據研究結果歸納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臺北市教育局為執行學習型城市之推動,於12所社大設置社區學習服務中心,除萬華社大以專責組織人力運作,其餘社大囿於經費、人力之限制,均以原來社大組織人事兼辦。雖反應學服中心定位困境,但學服中心的成立,讓長年在地經營的社大,參與社區師出有名,也讓社大發展「公民社會」的初衷落實。 二、臺北市學習型城市以智慧城市為基礎,營造人文、生態、水岸、安全、福利與健康六個向度的永續發展為願景,社大雖積極參與,但支持社大堅定而持續運作的力量,卻是對社區願景的承諾,這項願景皆從社區的需求與關懷中產生。換言之,雖然臺北市政府的目標是推動學習型城市,社大的目標卻是發展社區學習共同體。 三、社區大學推動臺北市學習型城市的優勢,來自於社大長年在地發展,擁有豐富的師資、課程及龐大且持續成長的學員數;最大的困境則是缺少人力、經費、空間三項重要條件,而學習型城市推動層級不夠高,更讓發展受限。 四、在社區學習共同體的營造上,社大自我定位為社區陪伴者及協力者的角色。陪伴社區發展,協助社區培力。 五、在運作基礎上,對於學習需求、領導人才培力、學習資訊、學習資源,社大在長年精益求精中累積相當基礎,數位科技的運用與就業能力兩項相對較弱,尚有成長空間。 六、教育局與社大在法制上處於公部門與委辦單位關係,然而在城市治理與發展績效上,又常是生命共同體。社大期待能從層級從屬關係轉為夥伴關係,共同合作。 七、臺北市尚未建立學習型城市評量指標,缺乏績效管理的客觀機制。而公部門對社大的評鑑,又礙於評鑑頻率與項目繁複,導致競爭合流,不利社大特色發展。評鑑的積極意義在促進目標達成與組織成長,參考企業績效管理之關鍵指標概念,並建立學習型城市評量指標,是臺北市學習型城市推動的後續課題。 依據研究目的與結論,本研究提出對於推動學習型城市之市政府主管單位、社區大學以及後續研究者,值得參考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