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林瑞興"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以磁振造影技術分析腹部脂肪分佈之應用研究(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04-09-01) 林瑞興; 黃哲勳; 蕭佳吉; 滕文豹; 方進隆Item 十二週不同形式快走訓練對血壓偏高青少年血壓值及血液分析值的效果探討(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00-09-01) 林瑞興; 方進隆Item 單次無氧運動對血液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及嗜中性白血球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2008-07-01) 林吟映; 林瑞興; 方進隆目的:本研究探討大學男性進行單次無氧運動對血液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及嗜中性白血球之影響。方法:以健康男性大學生27名,年齡20.1±0.8歲,身高172.3±5.2公分,體重66.9±7.5公斤為對象,受試者盡全力完成Wingate 30秒無氧動力測驗,而在安靜時、運動後5分鐘及運動後24小時抽血檢驗,並以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安靜時、運動後5分鐘及運動後24小時之血液中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及嗜中性白血球值,是否有顯著差異。結果:在肌酸激酶值方面,運動後5分鐘明顯高於安靜時(226.4±144.3vs. 192.2±129.9U/L, p<.05),以及運動後24小時明顯高於安靜時(230.1±122.1vs. 192.2±129.9U/L, p<.05);在乳酸脫氫酶值方面,運動後5分鐘明顯高於安靜時(151.9±28.9vs. 130.1±23.0U/L, p<.05),以及運動後5分鐘明顯高於運動後24小時(151.9±28.9vs. 129.2±23.8U/L, p<.05);在嗜中性白血球值方面運動後5分鐘明顯高於安靜時(4619.4±1321.2vs. 3690.8±866.2/μL, p<.05),以及運動後5分鐘明顯高於運動後24小時(4619.4±1321.2vs. 3387.0±780.9/μL, p<.05)。結論:進行單次無氧運動後5分鐘,在肌酸激酶及乳酸脫氫酶值方面,肌肉代謝指標明顯上升,可能反應出立即性的肌肉損傷;另外,在乳酸脫氫酶值方面,運動後24小時明顯下降,意味著過多的乳酸已排除體外。在嗜中性白血球值方面,無氧運動後的5分鐘明顯上升以及24小時後的明顯下降,代表運動後身體潛在性肌肉損傷,但在休息24小時後已恢復正常。Item 增加身體活動量或運動訓練對肥胖者的效果探討(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2000-10-01) 林瑞興; 方進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