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林淑真老師"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拉威爾鋼琴作品《加斯巴之夜》詮釋報告(2013) 劉依亭; Yi-Ting LIU摩利斯‧拉威爾(Maurice Ravel, 1875-1937)為法國印象樂派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他身處於兩世紀之交的動盪時代,受法國學院式的厚實訓練和文學、繪畫等藝術之薰陶,在延續法國音樂傳統的同時,融合其他各類型的音樂語彙建立個人獨特的音樂風格。 鋼琴家柯爾特(Alfred Cortot, 1877-1962)曾讚嘆鋼琴作品《加斯巴之夜》:「作曲家創作了最驚人之器樂作品,豐富了我們這個時代」。拉威爾受到十九世紀前期法國詩人阿洛伊休斯‧貝特朗(Aloysius Bertrand, 1807-1841)的詩集《加斯巴之夜:林布蘭特及卡洛特式的幻想集》(Gaspard de la Nuit: fantaisies à la manière Rembrandt et de Callot, 1836)所啟發,將詩篇中充滿浪漫與幻想的文字化為極具炫技性的三首樂曲,分別為〈水妖〉(Ondine)、〈絞刑台〉(Le Gibet)、〈史卡波〉(Scarbo)。整首作品彷如工藝品一般細緻、華麗,又因其繁複困難的表現技巧,不僅為法國鋼琴作品立下里程碑,亦被後世公認極具挑戰性,成為比賽角逐首獎的常見曲目。 為了深入了解此作品與拉威爾,筆者先探討十九世紀法國音樂、文學與繪畫對拉威爾的影響,以及拉威爾的生平、音樂風格等,之後探究鋼琴作品《加斯巴之夜》其創作背景,並就旋律素材、和聲變化、結構與曲式等作樂曲解析。以上述的研究做為演奏詮釋的參考,並融合筆者個人練習方法、課堂心得、臨場演奏經驗與錄音資料,陳述筆者對此作品的理解與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