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林浩昌"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學前認讀字詞評估方式:現象圖析學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4-09-??) 林浩昌; Ho-Cheong Lam
    本研究採用現象圖析學,探討香港學前教師如何評估幼兒認讀字詞。探討方法是蒐集幼稚園教師設計及推行的評估方法,進而分析當中認讀字詞是如何呈現的。本研究發現,教師的評估方法有以下五個重要特徵:一、評估目的需要根據認讀字詞的概念而設定,即幼兒從字形中,得出字音或字義;二、選擇適量特定或一般的字詞,作為評估的內容;三、展示字詞時,避免其他多餘的提示,如已有記憶、字義圖畫、其他字詞等,避免幼兒從提示中猜測答案;四、除答案之外,其他選項的選取也影響評估的難度;五、明確說明幼兒表現必須達到的標準,如必須重複讀出兩次。本研究的特色,是要找出教師設計的不同評估方法,以此作為師資培育的材料。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學童對於漢字結構的覺識能力
    (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13-09-??) 林浩昌; 徐碧美; Ho-Cheong Lam; Bike-May Amy Tsui
    先前探討學童學習漢字的發展研究,一般只注意到學童對於「部件具有提示字義功能」的覺識能力之年齡差異,本研究則進一步探討學童對於「漢字結構」的覺識能力,並且探討其所具有的發展意義。本研究以同一部件、但因位置不同、組合方式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結構之假造漢字,請425名來自三所香港小學一至四年級的學童進行辨識,結果發現這些初小學童尚無法完全正確掌握「漢字當中,只有特定位置的部件及組合方式,才具有提示字義的功能,而不能隨意準用」之要領。同時,本研究還發現,學童這種「覺識到部件的位置及組合方式,與其所具提示字義的功能有所關聯」之能力,有隨著年齡增長而提升的趨勢,而且此一趨勢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這種對於漢字結構的覺識能力,是學童能夠掌握漢字部件組合的原理、進而正確理解字義的基礎,值得繼續深入研究。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