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林敏慧"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國小輕度智障兒童學習潛能評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1995-06-??) 林敏慧; 王天苗; 范德鑫本研究之目的係在探討學習潛能評量與標準化評量對國小輕度智障兒童認知能力評量效果之差異。本研究以臺北市立光仁、雙園、中山和景美四所國小啟智班4-6年級48名輕度智障學生為對象,採考夫曼兒童智力測驗、研究者自編的學習潛能訓練教材、 學習潛能評量指導手冊(一)和(二)為研究工具。施測資料分採重複量數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單變量變異數分析和共變數分析加以處理。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輕度智障兒童在「測驗-訓練-測驗」式學習潛能評量與標準化評量兩種評量程序所得非語文量表得分的比較上未達顯著差異。二、輕度智障兒童在「測驗中訓練」式學習潛能評量與標準化評量程序中,「動作模仿」、「圖形組合」、「圖形類推」、「位置記憶」、「照片系列」五項非語文量表分測驗得分的比較上呈現顯著差異。三、「測驗-訓練-測驗」組兒童和「測驗中訓練」組兒童在兩種學習潛能評量程序中,「動作模仿」、「圖形類推」、「位置記憶」、「系列照片」等四項非語文量表分測驗得分的比較呈現顯著差異;唯於「圖形組合」得分的比較,兩組未達顯著差異。Item 我國特殊教育師資培育與進用政策之分析與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1998-06-??) 吳武典; 韓福榮; 林純真; 林敏慧本研究主要目的在分析我國當前特教師資培育與進用政策取向及難題,並透過問卷,調查公共意見。經文獻分析,我國當前特教師資政策重點如下:(1)師資培育管道多元化; (2)師資進用採區分性登記; (3)鼓勵一般教師轉任特教工作,並留任在職特教教師; (4)進用相關服務專業人員; (5)一元化之特殊學校校長任用制度。在調查研究方面,設計「我國教殊育師資政策之調查問卷」乙種,內容包括政策、行政及培育三個層面。共發出986份問卷,有效回收731份(回收率74.14%),調查對象包括:民意代表、專家學者(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二類)、行政人員(教育行政與學校行政二類)、教師(普通教育,障礙教育與資優教育三類)、家長(普通學生家長、障礙學生家長及資優學生家長三類),共十一類人員。調查結果主要發現如下: 在政策與行政方面:(1)我國現階段特教師資培育政策不夠明確,法律依據頗為薄弱; (2)我國特教師資之量與質均有待加強;(3)一般認為,特教教師可以擔任普通教育工作,但反之則不宜;障礙及資優教育則可在補修相關學分後,適度交流;(4)現行特教教師依學科別、類別、教育階級別檢定(登記)之辦法,太過刻板,應加以修改,多數贊成以「專任特教教師」聘用或以類別為主要考量。在師賌培育方面:(1)特教師資的最理想來源為特教系所畢業者;(2)障礙與資優二類師資之培育宜分開並各自分類辦理;至於障礙類教師分教育階段別培育,亦具共識,惟主要爭議點在於:把學前及國小合為一組或把國中、小合為一組(學前則單獨成組);(3)在特教體系內有必要設置各類相關服務人員,可聘專任或兼任,惟宜補修特教學分。 根據上述發現,研究者對我國特殊教育師資問題,從政策面就行政、培育、進用三方面提出若干建議,以作為研訂與改進我國特教師資政策之參考。Item 淺談資優幼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1-03-??) 林敏慧本文作者首先說明何謂資優幼兒,然後再就資優幼兒的早期鑑定與教育是否有存 在的價值做探討。作者並提出鑑定所謂的「資優幼兒」,所能運用的方法及資料。在 發現幼兒優異的潛能上,作者建議十二個重點,以供成人觀察時參考。作者也對資優 幼兒的父母提出建議,使資優幼兒父母能滿足資優幼兒發展的需要,對欲取得與資優 幼兒的相關資訊,作者也提出一些重要的機構(特教中心)、出版品(雜誌),可供 需要者加以利用。最後作者則提出個人看法,並對目前盛行的「潛能開發中心」,提 出看法及建議。Item 特殊教育與認知心理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2-06-??) 林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