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林怡欣"
Now showing 1 - 6 of 6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不同坡度與不同速度下走跑的下肢肌肉活動與運動學差異(2011) 林怡欣; Lin, Yi-Hsin目的:了解在不同坡度(10% 下坡、平地和10% 上坡)與不同速度(75%、100%、125%的轉換速度)下,走路與跑步的下肢肌肉活動狀況,與運動學差異。方法: 招募12位有從事規律運動的受試者,實驗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為轉換速度的訂定;第二階段收集在三種不同坡度與三種不同速度下,走路與跑步之下肢肌肉活動與運動學參數。採用重複量數三因子變異數分析,顯著水準定為α=.05。結果:坡度與速度的增加,對走路時的步長、步頻與平均肌電都會增加。平地高速走時有最小的身體質量中心垂直位移。踝關節與髖關節在上坡時有較大的關節活動,膝關節則是在下坡時有較大的關節活動;隨著速度的增加對髖屈曲角度會增加,踝蹠屈角度也會增加。結論:不同坡度與不同速度下走、跑,確實會對身體活動產生影響,本研究建議,可以高速走的方式取代慢跑,並加入坡度上的變化,提升身體活動量,也可以增加使用跑步機時的樂趣。Item 外籍新娘就醫面面觀(社教雙月刊雜誌社, 2004-02-??) 林怡欣Item 臺北市內湖區金面山地衣調查與空氣污染對地衣影響之探究(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03-07-??) 高善; 林怡欣Item 醫病互動關係中身體自主-以女性乳癌病患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2001-03-01) 林怡欣; 潘淑滿透過質性研究,以八位女性乳癌病患與三位從事乳房外科主治醫師深度訪談內容為主,以門診參與觀察資料為輔,來探討現代醫療體系中,女性乳癌病患身體自主概念。研究結果發現,透過醫病互動的過程,女性乳癌病患的身體自主可由「醫療資訊獲得」、「醫療參與」與「治療方式選擇與決定」等三個向度所建構。 在「醫療資訊獲得」方面,由於醫療知識的不對等,女性乳癌病患在缺乏自信下,對於醫療資訊的蒐集大都採被動態度,醫師在考慮醫療成本、病人配合度與醫療權威挑戰等因素,鮮少主動充分告知;在「醫療參與」方面,醫師為了使自己的治療達到一定的效果,大都會刻意使用紀律性權利,來壓制病人的醫療參與以提昇接受治療配合度;在「治療方式選擇與決定」方面,醫師的病情放大解釋與強調某些治療的突兀性,往往是女性乳癌病人在選擇或決定治療方式時的重要因素。整體研究結果,顯示出女性乳癌病患在現代醫療體系中,透過與醫師的雙方互動過程,在醫療知識的不對等或醫療支配等因素,形塑出一種被動、託付式的身體自主。Item 醫療體制下的女性身體自主權-以女性乳癌病患為例(高雄市護理師護士公會, 1999-04-01) 林怡欣; 潘淑滿; 王秀紅Item 醫療體系中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發展趨勢的反思(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1999-06-01) 潘淑滿; 林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