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林家興博士"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國民中學輔導教師角色認同與角色實踐之研究(2006) 吳姿瑩; WU TZU YEN本研究旨在瞭解我國國中輔導教師角色認同、角色實踐及角色落差概況,並探討有無參與組織再造試辦方案、不同地區、規模、性別、教育程度、專業背景、工作職務、年資之學校輔導教師,在角色認同、角色實踐及角色落差的差異情形。研究採用自編問卷進行調查,隨機發放問卷給臺灣省北、中、南、東四區之公立國民中學輔導主任、輔導組長、資料組長、輔導教師,回收有效問卷600份。並以平均數差異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肯德爾和諧係數等方式進行統計分析,得到研究發現如下: 1.國中輔導教師整體角色認同程度高,依認同程度高低排序依序為:測驗診斷、諮詢服務、輔導行政、諮商服務與整合資源、教學工作及研究進修。 2.在學校規模、工作職務等變項之角色認同差異情形達顯著差異,其中,中型學校國中輔導教師之角色認同最高,輔導主任對輔導行政的認同較高、資料組長對測驗診斷的認同較高、輔導教師則是對教學工作的認同較高。 3.國中輔導教師之角色實踐程度中上,低於角色認同之程度。依實踐程度的高低排序依序為:諮詢服務、測驗診斷、輔導行政、整合資源、諮商服務、教學工作及研究進修。 4.在不同規模、性別、教育程度、職務等變項之角色實踐差異情形達到顯著差異,但在是否參與組織再造試辦方案、學校所在地區、專業背景、及年資四個變項中,國中輔導教師之角色實踐沒有達到顯著差異。 5.國中輔導教師在角色認同與角色實踐之間具有顯著的落差,且角色認同顯著高於角色實踐。角色落差由大而小依序是:研究進修、諮商服務、教學工作、整合資源、測驗診斷、輔導行政、及諮詢服務。 6.試辦學校輔導教師、大學程度之輔導教師、輔導教師及擔任其他職務之輔導教師、及新手輔導教師之角色落差皆最高。 7.國中輔導教師之工作時間分配,存在理想與現實間的落差。其中輔導行政佔用過多時間,使諮商服務實際投入的時間不如理想的多。 8.組織再造試辦學校之輔導工作主責單位、原有輔導室組織及人員異動情形,皆是以小型及東區之學校異動情形最大。出現學校輔導工作轉由訓導處或學生事務處執行、輔導室被裁撤合併、輔導教師比例偏低、輔導教師轉任其他職務比例偏高等情形。 透過本研究,提供目前獲得國中輔導教師共識的角色認同,及初始的角色檢核工具,期能幫助輔導教師在角色多重、工作負荷繁重的工作中,逐漸建立個人角色認同、提昇個人角色實踐。Item 團體諮商對亞斯伯格症兒童人際發展之個案研究(2009) 黃宜靜; Yi-Jing Huang本研究旨在探討人際發展團體諮商對提升國小低年級亞斯伯格症兒童的人際發展之輔導成效。採用ABA單一受試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二名經兒童精神專科醫師診斷或疑似為亞斯伯格症兒童,進行為期10週的半結構式人際發展團體,自變項為兒童人際發展團體諮商方案,依變項為溝通表達能力、優勢能力、情緒困擾程度及社會化適應能力之改變情形,並以「溝通表達行為觀察量表」、「行為與情緒評量」、「情緒障礙量表」與「文蘭適應量表教室版之社會化領域」作為資料收集工具。 本研究結果發現:1.二位受試兒童在團體諮商後之溝通表達能力均有提升。2.在優勢能力上,主要照顧者認為受試兒童M1在優勢家庭參與及優勢學校表現均有進步、導師認為其在優勢情感有進步;受試兒童M2在主要照顧者的評定中,各方面優勢能力皆有進步、導師則認為其優勢學校表現有進步。3.在情緒困擾程度部分,二位受試兒童均顯得沒有改善,僅有M2的主要照顧者的評分中略顯下降。4.在社會適應能力方面,二位主要照顧者皆認為受試兒童有進步,但學校導師皆評定二位受試兒童有退步的情形。 整體而言,團體諮商能提升亞斯伯格症兒童部分人際發展成效,最後針對未來研究及諮商相關專業人員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