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林哲民"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傳統和替代距離與地位信號偏好消費者樣貌分析(2023) 林哲民; Lin, Che-Min2021年,全球前百大頂尖奢侈品公司的營收達到3,050億美元,超過2019年(COVID-19大流行影響前)的2,810億美元,此結果展現奢侈品市場的增長幅度超越一般民生性消費(Deloitte, 2022)。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偏好的奢侈品消費族群與四種不同性格特性所產生的構面在選擇奢侈品時的相關性,這4個構面包括自我監控、永續價值觀、自我構念和社會關係/互動(意見領袖)。研究結果表明,(1) 偏好傳統距離與地位信號的消費者與偏好替代距離與地位信號的消費者在永續價值觀構面及自我構念構面存在顯著差異。(2) 本研究亦發現替代距離與地位信號較受對彰顯自身能力與地位有需求的消費者青睞,(3) 教育程度和年收入方面呈現顯著差異。(4) 替代距離與地位信號的選擇在兩族群消費者有明顯差異。研究結果對奢侈品品牌的營銷策略具有重要啟示,需充分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動機,針對具有不同教育背景和收入水平的消費者制定有針對性的市場策略。本研究探討了選擇奢侈品與四個性格構面的關係,並揭示了偏好傳統距離與地位信號的消費者與偏好替代距離與地位信號的消費者在永續價值觀和自我構念兩構面上存在顯著差異。此外,研究發現教育程度和年收入在兩類消費者中呈現顯著差異。研究結果對奢侈品品牌的營銷策略具有重要啟示。Item 國小學生因數與倍數學習進程之探究(2013) 林哲民; Che-Ming Lin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探討國小學生對於因數與倍數之學習進程,並初步發展因數與倍數學習進程評量試題。基於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研究者進一步提出兩點研究問題,陳述如下: 1.國小學生對於因數與倍數之學習進程的內容為何? 2.本研究所初步開發之因數與倍數學習進程評量試題的可行性為何? 在研究流程方面,研究者首先對國內外學習進程的相關文獻進行討論,以釐清學習進程的意涵、特徵與研究方法;再根據所討論出的學習進程研究方法發展國小因數與倍數學習進程架構,並透過評量施測的方式檢驗此架構的內容。 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獻分析法與調查研究法。研究者係以過去對於因數與倍數的相關研究文獻為基礎,同時為兼顧過去的研究結果與現階段學生的實際表現情形,研究者針對高雄市某國小6位六年級學生以及二、三、四、五年級各2位學生,共14位學生進行訪談,以瞭解不同年級學生在因數與倍數相關概念上的表現,並協助發展初步的學習進程架構。 擬定初步學習進程的內容後,研究者將以此學習進程的內容進行試題的開發,對用以測量學生在學習進程中所屬階層的評量試題進行初步的發展。在評量施測階段,研究者蒐集高雄市某五所國小三、四、五、六年級共619位學生做為研究對象進行施測,以檢驗研究者所初步發展之學習進程與學生的學習表現是否相符。 本研究一共發展出三套學習進程,包含整除概念學習進程、因數概念學習進程以及倍數概念學習進程,研究的結果發現:(1)在整除概念學習進程中學生必須先初步理解整除的概念,才能進一步掌握「a被b整除」與「a整除b」的語言使用;(2)在因數概念學習進程中,學生必須先從乘、除法算則理解因數關係,才能進而掌握因數的概念,之後開始留意到兩數共同的因數,而發展出公因數的概念,最後能夠從公因數的概念理解中,精緻出最大公因數的意涵;(3)在倍數概念學習進程中,學生必須先從乘、除法算則理解倍數關係,才能進而掌握倍數的概念,之後開始留意到兩數共同的倍數,而發展出公倍數的概念,最後能夠從公倍數的概念理解中,精緻出最小公倍數的意涵;(4)學生在初步掌握因、倍數概念的意涵時,即能夠開始留意到「因、倍數互逆」的關係,並且隨著學生對於因、倍數概念的掌握程度,學生能夠進而對「因、倍數互逆」的關係進行瞭解與交叉應用;(5)學生能夠解決高層次的例行性試題,但卻無法解決較低層次的非例行性試題。 本研究所初步開發的學習進程評量,在整除概念試題的部分,能夠將498位學生進行學習進程階層的歸類,占總樣本數的80.4%;在因數概念試題的部分,能夠將348位學生進行學習進程階層的歸類,占總樣本數的76.7%;在倍數概念試題的部分,能夠將453位學生進行學習進程階層的歸類,占總樣本數的73.2%;研究者認為本評量工具在測量學生學習進程階層的功能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可行性,並且在進行調整與修正後,將能夠對學生在學習進程中的階層表現有更高的解釋能力。 根據上述的研究發現,本研究建議,未來的研究者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採用追蹤性的研究方式,以本研究所發展的學習進程內容,針對學生在整除、因數或倍數概念的學習過程進行更深入的探討,在評量工具的設計與使用方面,試題設計應兼顧例行性試題與非例行性試題,並建議使用更多的評量試題以及多元的判準原則來判斷學生的所屬階層。Item 臺北盆地淺層三維速度構造模型與驗證(2019) 呂學敏; LU, XUE-MIN本研究目的在測試並提出結合既有的地球物理探勘資料的方法,並建立可用於地動模擬的臺北盆地三維速度構造模型。本研究結合了鑽探井測、微地動陣列、微地動單站頻譜比法以及接收函數法等資料,利用反距離權重法與普通克利金法分別進行測試。 在普通克利金法之中,測試了僅考量水平半變異函數的方法以及同時考量垂直與水平半變異函數兩種主要設定,並分別對該兩種設定的普通克利金法分別加入了所提出之信心權重因子方法進行測試結果。本研究測試了兩種信心權重因子,其中,第一種權重因子以方法類別為基礎,利用各方法之強震站模擬之平均值作為權重因子,第二種信心權重因子則以在相異場址之下,不同的方法模擬的個別結果作為依據。 本研究依照資料的空間分布將內插模型分為三個部分進行內插,以交叉驗證法驗證參數的結果,並以強震站單站頻譜法的模擬結果驗證模型用於模擬的適配性。其結果顯示反距離權重法得到的速度不符合實際地質情況,普通克利金法僅考量水平半變異函數使得內插數值變化較為緩慢,其交叉驗證的誤差略小於加入垂直向半變異函數的方法,加入信心權重因子對於結果變化並不明顯。相反地,考量垂直半變異數的方法對數值的影響變化較大,加入權重信心因子亦造成較大的數值變化。對兩項空間內插模型進行強地動單站頻譜法模擬,其結果顯示後者得到較好的適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