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林俞青"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李斯特《巡禮之年》第一年「瑞士」篇〈威廉泰爾教堂〉、〈奧伯曼山谷〉、〈日內瓦之鐘〉之詮釋探討
    (2016) 林俞青; Lin, Yu-Ching
    法蘭茲‧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浪漫時期重要音樂家,創作出無數的曲目,不論身在十九世紀或是現代音樂的世界裡,人們也不會忘記這位傑出的音樂家。李斯特的作品多而廣,年輕時期的他不僅在琴藝上打破了許多傳統,更在樂曲上改編過無數的曲目,將其他作曲家的創作,不論是交響曲、協奏曲、或是其他器樂的作品,將其改為鋼琴的版本。 而在浪漫時期的思想中,有著外在的意義與內在的內涵,也就是說音樂要有「標題」並且能夠描述情節;在李斯特這一生中,不只受到時代變遷之影響,也受到許多人影響,其中包括白遼士,而在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中,帶給李斯特很大的震撼與影響,不僅將此作品仔細的研讀,也讓他在往後的作品中有所影響,且創造出一種新曲式,利用文學、歷史、藝術,充分的運用於標題音樂之發展;而《幻想交響曲》是一部利用標題來描繪情節與結構,這部作品中不只用了〈主題變形〉(Thematic Transformation)的技法之外,還使用首創的〈固定樂思〉(Idée fix)的手法。 《巡禮之年》(Année de Pèlerinage)皆是以自然景物、文學、藝術、詩詞等作為題材,也是記載李斯特的一生,傳達內心的想法;本論文主要以《巡禮之年》第一年「瑞士」篇中的〈威廉泰爾教堂〉、〈奧伯曼山谷〉、〈日內瓦之鐘〉三首曲目來探討。藉由研究此樂曲,來了解李斯特所想表達的理念與想法。 研究者將此研究分為六個章節,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李斯特生涯與影響;第三章:《巡禮之年》「瑞士」篇之創作背景;第四章:曲式結構與分析;第五章:音樂詮釋之探討,在這個章節中,研究者針對樂曲的速度、節奏、技巧、觸鍵、音色、空間等,來探討此章節;第六章:結論。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