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林依蓉"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書寫深淵: 史蒂芬金恐怖小說中奇幻的力量
    (2012) 林依蓉; Yi-jung Lin
    本論文旨在研究史蒂芬金如何利用恐怖小說展現及探討奇幻元素之功能。由於奇幻元素是史蒂芬金的恐怖小說中最重要的成分,本論文探討史蒂芬金如何透過恐怖小說來呈現並探索奇幻元素的認知功能,以期了解為何他堅持以奇幻的方式來探索世界及人心。 史蒂芬金的恐怖小說最重要的特色在於結合奇幻與寫實的元素。此種寫作方式也常被譽為他對現代恐怖小說最重大的貢獻。學者認為結合奇幻與寫實的創作方式使史蒂芬金的恐怖小說深受讀者喜愛,也賦予奇幻元素象徵社會問題的功用。然而,為何奇幻元素可以象徵現實世界的問題?恐怖文學的研究者鮮少探究為何小說中的奇幻元素象徵了人們現實生活的恐懼和焦慮。再者,史蒂芬金在小說中對奇幻文學認知功能的探索也甚少得到關注。為了瞭解史蒂芬金如何利用小說來檢視奇幻元素的認知功能,本論文試圖解答為何他認為奇幻元素可以用來探索世界。假設史蒂芬金認為世界始終混亂且充滿未知,所以相較於科學及理性主義,奇幻文學毫不遜色,同樣也是一種理解世界的方式。本研究希望能證明此假設,藉此了解為何史蒂芬金始終堅持創作恐怖小說以理解世界及人心。 本論文包含三個章節。第一章<史蒂芬金恐怖小說中奇幻元素的雙重功能>探討史蒂芬金如何使奇幻元素具備探索世界的功能。史蒂芬金在小說中添加大量對現實世界的描寫,以防止奇幻元素脫離現實。而奇幻元素的天馬行空,使讀者免受現實世界的恐怖的威脅。此外,史蒂芬金深諳恐懼與慾望僅一線之隔的道理,由於人們常下意識渴望恐怖的事物,所以他在運用寫實元素以強化小說的認知功能時,更無後顧之憂。第二章<母親或語言?:《顫慄遊戲》及其他故事中之惡母>研究史蒂芬金如何透過女性角色及對女性的負面描寫來探討奇幻文學為何足以成為一種理解世界的方式。史蒂芬金筆下的女性人物,特別是母親,常被描繪為邪惡、不理性、瘋狂或是肥胖。對女性的負面呈現,常使他背上仇視女人的惡名而飽受批評。藉克莉絲蒂娃賤斥的概念之助,本章重新審視史蒂芬金看似仇視女性的描寫。我認為史蒂芬金筆下的惡母暗喻了世界的混亂,然而此混亂卻同時是作家追尋意義的起點。史蒂芬金將作家的創作過程比喻為人類賤斥母親以獲得語言及主體性的過程。母親既不可或缺又令人憎恨,因為和母親分離才能得到語言和主體性。世間的混亂對作家而言,亦是既可恨又不可或缺,因為混亂促使作家以書寫的方式對抗混亂,尋求意義與秩序。第三章<恐怖的人心>探討以奇幻文學來探索人心之必要性。人心之難解,正如同世上所有不可知的神秘現象。雖然無論理性主義或奇幻文學皆無法完全理解人心,但奇幻文學對人心的認知勝在較不化約。理性主義者相信人是理性的動物,因此容易忽略人性的衝動面。我認為史蒂芬金不僅懷疑理性主義是否有助於理解人性,更睿智地指出,理性非但不是衝動的對立面,有時更幫助人們將衝動合理化,使人更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