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李蕙琴"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地理界線-二重疏洪道的政治生態學分析(2014) 李蕙琴都市水岸在後工業化都市面臨全球化及城市競爭的都市轉型過程中,已成為都市再發展的重要區位,二重疏洪道地區也在此一脈絡下,展現由「邊陲」翻轉為「核心」的可能性。政治生態學強調在地景生產中,社會和自然的不可分性,同時也強調尺度之間的關係,將有助於概念化二重疏洪道地區的地景變遷歷程。本研究主要透過政治生態學的「環境議題與認同」分析視角,梳理政策、地景變遷、居民環境認同及行動之間的關係脈絡,並運用解釋鏈模式,以釐清尺度互動過程。藉此,重塑二重疏洪道地區的邊緣化歷程,以及經歷邊緣化後的再發展脈絡,並探討在此變遷歷程中所衍生的環境議題;同時,析論二重疏洪道的界線意涵,以及人與自然關係之演進。 在二重疏洪道尚未築起之前,農業地景下,人們實質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所劃出來的界線,包括:田梗、聚落、溪流、灌溉溝渠,代表的是人跟土地組織起來的方式,是農民安居樂業的領域;二重疏洪道的興建,象徵國家力量的進入,政府決策以「防洪」為主要論述,以堤防劃設了新的現代性邊界,也定義了「核心」與「邊陲」,在國家政策主導的過程當中,進一步導致二重疏洪道地區的環境退化與邊緣化。原有舊的邊界隨著舊地景抹去重寫,新舊邊界重疊交錯,但銘刻於舊居民身體記憶裡的地理界線仍舊存在,新地景無法覆蓋其對舊地景的記憶,高大的水泥堤防也不足以切斷其與堤防另一端的連結。然而,時隔30年後的今日,年輕一輩在生活上和記憶上的連結均已斷裂,舊的邊界也將逐漸被新邊界所取代。 而隨著政府論述由「防洪」的「劃界」策略轉為「親水」的「跨界」策略。居民與河岸的關係產生了改變,「大臺北都會公園」也成為空間競逐的場域,並衍生相關環境議題。近年來,在新北市政府的宜居發展論述之下,堤內、堤外大規模的地景改造,展現了政府及地產開發商對此地區的宜居想像,亦呈顯了地區繁榮的可能性,然而,在地居民卻仍有深刻的「邊陲之感」。由此可見,「看得見」的地理界線—堤防,雖阻隔了區域發展,也阻隔人與自然親近的機會,透過橋樑、越堤道等設施,尚容易跨越;但存在於居民身體記憶裡那道「看不見」的地理界線—邊陲之感,卻不見得能夠透過地景改造而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