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李明哲"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世界中」的臺灣酷兒文學:一個世界文學與英譯的研究
    (2023) 李明哲; Lee, Ming-che
    本論文詳盡梳理了一九九〇年代的經典臺灣同志(酷兒)小說,如何透過英譯本的新近出版與流通,在非華語世界(尤指說英語的西方世界)獲得文學生命的延續與再脈絡化。一九八七年政府宣布解嚴以來,原本保守單調的臺灣社會快速蛻變成多元且活力十足的民主政體,急切渴望西方「先進」文明的「現代性」洗禮,包括創新的破壞性思維、時髦的文學理論、前衛的性別意識形態等,不一而足。受美國八〇年代新樣態同性戀文學的啟迪,臺灣文壇誕生了具本地特色的後現代「同志文學」。本論文援引歌德的世界文學觀與美國學者達姆羅什關於世界文學與世界主義的論述,以「世界中的臺灣酷兒文學」為主題,結合質性文本分析與客觀數據統計,從當代世界文學的視角出發,全方位考察英譯臺灣酷兒文學如何以達氏跨越文化疆界的「閱讀」及「流通」模式,成為世界文學版圖的一員。研究文本包含朱天文的男同志小說《荒人手記》、邱妙津的女同志邪典《鱷魚手記》和《蒙馬特遺書》,以及紀大偉的跨性別科幻傑作《膜》,皆為臺灣及華語文化圈同志文學歷久彌新的一時之選。研究發現,「臺灣產製酷兒性」順應全球商品化的世界文學潮流成功對外輸出,主要推動力除了水準上乘的英譯本外,尚有內、外部多項支撐要素,包括作者的文學聲望與影響力、重量級世界文學網站與國際媒體的引介與評述、臺灣政府的堅定支持與贊助、英譯者與其他國際學者不遺餘力的宣傳等。最關鍵的是,作品本身獨樹一幟的在地酷兒文學魅力―正是這種難以取代的他異性,推升臺灣酷兒小說有機會登上世界文學的殿堂。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從歐威爾《一九八四》中譯本看政治意識形態對文學翻譯的影響
    (2011) 李明哲
    以色列學者埃文.佐哈提出的多元系統論認為,在一個特定的文學系統內,若某一文學正「經歷某種危機或轉折點,或出現文學真空」時,翻譯文學將成為接近系統中心的主要活動,經過與譯入語其他並存系統(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產生連繫,從而採取特定的規範、行為和政策,並發揮預設之功能(例如為政治意識形態服務)。英國翻譯理論家赫曼斯率先將「操縱」觀念導入翻譯行為的研究,認為所有翻譯都是為了服務某種目的而操縱原文。原籍比利時的勒菲弗爾(André Lefevere)則進一步將翻譯研究納入改寫及折射(refraction)的範疇。他指出翻譯為文學作品所樹立的形象,主要受到譯者或贊助者的意識形態和主流詩學所宰制。這類被統治階層接受並視為合法的經典化文學(legitimate& canonized literary repertoire),往往與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或特殊的時空背景擁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反共文藝」是五○年代臺灣主流文學勢力極力吹捧的文化霸權。以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為主軸的政治意識形態逐漸在臺灣文化多元系統中佔據統治地位。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完成於一九四八年的《一九八四》所捍衛及反對的價值觀雙雙相容於當時國民黨政府及美國政府的政治利益,因此臺灣的中譯本很快就於一九五○年問世。本文設定的主要目標,乃援引勒菲弗爾的翻譯改寫理論,探討《一九八四》的中譯本如何經由刪節、改寫、淡化、濃縮等手法,以符合臺灣五○年代主流政治意識形態設定的文藝政策。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