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李慧蓉"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水墨人物畫中的社會性與人文試探——城市掠影創作研究
    李慧蓉
    藝術是一種社會現象,從整體結構來看,乃是屬於社會生活世界中的精神現象。中國水墨人物畫的發展,先秦時期至魏晉,社會形態與文化結構初立,受到儒家思想影響,水墨人物畫顯現出政治倫理的社會性;魏晉五代至隋唐,源自於時代的動亂與征戰,人心渴求精神上的安定與超脫,水墨人物畫顯現出宗教的社會性;唐、兩宋開始,由於社會民生富足康樂,顯現在水墨人物畫中的是世民生活悠閒安樂的一面。直至清末民初,國勢衰危,中國面對西方國家及其文化的強勢衝擊,傳統藝術無以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社會情感,承載世代企圖求生存的頑強生命力之表現與情思,因而開始了現代水墨人物畫的變革。 本研究《水墨人物畫中的社會性與人文試探——城市掠影創作研究》目的是在創作,主要目標意欲表達現代都市人,精神面向中的一種孤獨、疏離與抑鬱傾向。近年來,台灣社會快速變遷,與全世界的現代化同步,但在創造經濟奇蹟的同時,文化的建設卻遠落於後,不僅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普遍的人心亦追求表象的華美虛名、物質享樂,但物化的結果並不能填補心靈的空虛,低俗的綜藝節目、不花腦筋的卡拉OK娛樂,反映的是普遍人心的苦悶、憂鬱、焦躁,需要可以讓人開懷大笑,盡情宣洩,又不需動腦傷神的生活調劑。然而暴露出的問題,不僅是社會文化的粗糙、俗豔,更是人心的物化與精神的異化,以及價值倫常的失序,這些都是台灣當前社會所迫切需要正視的問題。〝城市掠影〞系列創作,基於以上的背景因素而產生。以下就本論文的架構作一簡述: 第一章 緒論,包括了研究與創作的關係、研究動機及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二章 〈美術作品中的社會性內涵與社會發展之關係〉試就本論文所應用到的有關藝術社會學原理,作一探討,以期瞭解整個水墨人物畫的發展歷史中,其社會性內涵與社會轉變的關係,並進一步探尋現代水墨人物畫多元發展的社會性因素。 第三章 以第二章的論述結果為基礎,探究傳統水墨人物畫中的社會性內涵,分為政治倫理的、宗教的、生活風俗的、人文反思的社會性,四個小節來探討。 第四章 此章偏重在分析影響現代水墨人物畫創作的時代背景因素,及其思想內涵的突破、形式風格的再創,進而論述〈現代水墨人物畫中的社會性與人文試探〉,探究此新視覺表現的可能性。 第五章 論述本研究的創作理念、形式內涵,及作品分析。 第六章 結論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