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李宜庭"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人體揮發性有機物及飲食導致呼氣丙酮變化之研究(2020) 李宜庭人體的代謝物一定程度上的反應了人體的生體狀態,而近幾年來,越來越來多學者在人體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上進行了研究,其中,呼出氣體的分析為大宗。由於它的非侵入性和方便採樣的特點,使它具有在不同領域下運用的潛能。 本論文主要是研究並排除外界的干擾,開發人體VOCs的採樣方式,並利用自行組裝的前濃縮系統進行分析物的收集,以氣相層析質譜儀來進行分析。本研究鑑定出50種以上在人體呼出氣體中的化合物,同時配合環境的檢測,比對呼出氣體和環境氣體的相關性。發現呼出氣體中烯類、醇類、酮類和含硫化合物較環境濃度高,而其中含硫類化合物主要來自飲食。而烷類、醛類、酯類、含苯化合物則是環境中含量較高。而在手心皮膚表面能夠偵測出15種左右的的化合物。另外,利用實驗室之前開發的微氣相層析儀能夠快速簡便的達成特定化合物的連續分析,在本研究中用來檢測不同飲食對人體呼氣丙酮濃度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對五位健康的受試者進行測試,發現呼出丙酮的濃度會隨著攝取的食物而發生改變,它能一定程度上的反應人體的代謝狀態。Item 公共藝術移置評核機制之研究(2015) 李宜庭; Lee, Yi-Ting臺灣自一九九二年公布《文化藝術獎助條例》,而後於一九九八年開始實施《公共藝術設置辦法》,在文化部(前文化建設委員會)鼓勵和監督之下,公共藝術開始蓬勃發展。據官方統計,自一九九八年至二〇一一年全國設置作品已達二一七一件,目前數量仍持續成長中。多年來由於公民之審美和人文意識提升,以及公共空間功能轉換,部份作品啟用後在管理上出現維修困難,或是和商業發展、公共安全、民俗信仰相互牴觸,甚至民眾反應觀感不佳等相關問題。 本論文整理國內、外公共藝術政策實施之文獻資料,包括法令、設置、管理、評核、獎勵和拆遷等制度;並做出移除、移置案例說明和分析,透過「公共藝術獎和移置認同度」問卷調查,以SPSS統計軟體分析,觀察社會大眾對現行公共藝術評核標準之認同;將問卷案例帶入藝術家、專業人士和專家深度訪談,以探究各方人士對於公共藝術的「設置成效」和「移置機制」共識之所在。 研究結果及分析發現:民眾對公共藝術的美感和安全評價,與評審單位給予獎勵或移置的相關程度並不顯著,綜合問卷調查結果和專家觀點,歸納出從政策面切入,強化民眾參與、落實作品票選機制,並建立公共藝術啟用後之「移置評核機制」,更進一步調整公共藝術基金運作方式、成立「公共藝術移置專屬園區」,將有助於保持我國公共藝術動能,並使公共藝術制度更加完善。Item 綠色科技新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2008-11-??) 林政宏; 李宜庭; 邱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