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李定武"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漢語空語類的相關腦區探究(2023) 李定武; Lee, Ting-Wu傳統句法理論將空語類(empty categories)分為四類:名詞軌跡(NP-trace)、疑問詞軌跡(wh-trace)、小隱性代詞(pro)與大隱性代詞(PRO)。空語類各受制於不同的句法限制,也有不同的分布,但這些類別只是理論需要,抑或是人類在句子處理時在行為上、心理上、腦神經上能有相關之反應,包含辨識其空位(gap)及填充語(filler),並且在空位還原填充語等,都有極大的爭議。雖然行為實驗、事件相關電位實驗,甚至功能性磁振造影實驗對填充語-空位依存關係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然而包含空語類之間的腦神經機制比較,以及空語類最根本的神經特質為何,卻缺乏全面性的探討。本論文透過三個功能性磁振造影實驗探討形式句法理論中空語類的腦神經基底,了解大腦如何辨識與處理空語類,進而理解大腦處理句法移位的相關腦神經機制。實驗一比較漢語主題結構與關係子句,希望能從填充語-空位的相對順序了解大腦在處理移位方向的差異。實驗結果發現「填充語先行」與「空位先行」的兩種順序皆會引起大腦左額葉下迴(left inferior frontal gyrus) 以及左顳葉上/中迴 (left superior/middle temporal gyrus)的反應,表示該兩個腦區對移位處理至關重要,但對於移動方向則不敏感。然而關係子句的空位先行卻額外誘發了左前顳葉的反應(LaTL),我們主張該腦區所扮演之角色為借助窺探動詞語意,以推敲空位之語意與詞彙內容,暫行完成動詞片語結構,才能繼續句子處理,預測填充語之存在。第二個實驗比較主題結構與被字句結構,進而了解帶有空位的不同結構是否有類似的處理。過去理論研究認為漢語被字句結構並非如英文一般的派生方式(A-movement),留下名詞軌跡;但漢語的長被字句被認為帶有一個原生(base-generated)的受事者主詞,伴隨結構後方的隱性空算符移動 (null operator movement)。然而本實驗卻發現被字句處理與主題結構處理極為相似,同樣引起左額葉下迴與左顳葉中迴的反應,因此並無法支持「隱性移動」或者「不移動」的理論假設。但也因此,本實驗無法直接證實名詞軌跡與疑問詞軌跡之間有處理歷程上的差異。第三個實驗比較漢語當中希望類動詞與嘗試類動詞所引導的空主詞子句,其中前者帶有小隱性代詞,後者帶有大隱性代詞,兩者依空語類理論有不同的分布。而根據實驗結果我們發現,小隱性代詞能激發左額葉下迴前端,大隱性代詞則沒有顯著的腦區反應,也反應了兩者處理的難易與差異。左額葉下迴前端的反應可能牽涉到處理小隱性代詞需汲取先行詞的訊息,然而由於小隱性代詞的處理過程並不透過移位,因此未能誘發出前兩個實驗的左額葉下迴的活動。此外,被字句結構與希望類動詞結構同樣都引起右腦前額葉的反應,此反應或許與結構本身有關,因為兩種句構的空語類位子皆可以有空語類、顯性代名詞、名詞等可能性,但三者的最自然指涉又恰好不同,因此引起受試者額外的判斷與決定,這也是本論文較為意外的發現。三個實驗結果似乎部分支持空語類框架,因為隱性代詞彼此之間、隱性代詞與軌跡之間處理同中有異;但也因此無法全面支持空語類框架的四分法,例如本實驗無法找出名詞軌跡與疑問詞軌跡之腦神經處理機制的差異。整體來說,我們認為左額葉下迴在句子理解的主要功能為工作記憶,在辨識填充語或空位時,能以額外的工作記憶儲存,保持,並予以釋出;左顳葉上/中迴主要功能為整合:整合填充語與空位,空位與動詞,以利句子建構。但左額葉下迴與左顳葉上/中迴的反覆出現,反映了空語類除了「空」以外最重要的基底:依存性。依存性需要透過兩個腦區的共同處理:左額葉下迴處理儲存與汲取結構中被依賴的成分(無論能否被預先辨識出),而左顳葉上/中迴進一步整合空語類所需之語意、語類、句法訊息對於先行詞/填充詞之依賴。此推測能夠進一步解釋兩個腦區對於其他具有依存性的結構的反應,包含代名詞,反身代名詞,以及主詞-動詞呼應等。Item 論賽夏關係子句結構(2010) 李定武; Ting-Wu Terry Lee本篇論文主要探討賽夏關係子句結構及其之句法衍伸行為與句法上之特徵。一般而言,語言學者普遍認為關係子句具有跨語言之普遍性,並且存在語序上、用詞上、句法特徵上、策略上之差異。句法特徵實為本論文之重點。 自六零年代末,Smith(1969)以降,提出關係子句與冠詞(determiner)之間關係緊密,關係子句研究與論述如雨後春筍。然而七零年代,Chomsky (1977)提出關係子句結構與疑問句結構之間的相似性後,驗證關係子句為一種修飾性片語,以Adjunction 方式緊扣名詞組,並且形同疑問句之內在衍生方式,以算符(operator)做 A’-movement, 留下軌跡視同變數(variable),並有算符,變數,與先行詞三者共指(co-index),達成關係子句之派生,成為普遍接受之論。然而舊聲未絕,進入九零年代,Kayne (1994)之反對稱理論(Antisymmetry),使得句法結構以純粹右傾,並且在深層結構中普遍帶有spec-head-comp的語序之外,更將關係子句與冠詞之間密不可分關係予以重新討論,令冠詞D° 選擇關係子句作為補語,進入兩方理論激烈爭論時代(c.f. Borsley 1992, 1997; Bianchi 1999, 2000; De Vries 2002)。 本論文經過發音人反覆驗證,目前認為,賽夏關係子句單純,沒有明確之關係子句標記,亦無疑問詞作示。前人所言功能詞 ’ima 為關係子句標記(Yeh 2000)並不全然正確,畢竟’ima 可出現於一般直述句而領導謂語;語序上,過去學者認為賽夏具有兩種語序,意即名詞先行詞前與後並存 (ibid.),此論點使賽夏似於其他南島語與其特徵(c.f. Liu 2004; E. Aldridge 2004),然而,因為賽夏關係子句無明顯標記 (其他複雜句亦如是),實難區分該表達為先行詞後關係子句(postnominal),或為相同主題所鏈的兩個完整句子。故此,在缺乏證據下, 本文暫不排除也不考量先行詞後關係子句之可能性。然而先行詞前關係子句,必須由「語序」作為關鍵證據。策略上,賽夏語具有限定與非限定之結構,但非限定結構使用之環境極為受限,本文將提出兩者之區辨,以及使用之分布。 句法上,過去學者普遍採取Chomsky (1977)之論證,將關係子句視為 Adjunction 結構 (Liu 2004 謂之傳統分析法);後隨補語分析法 (Complementation approach) 盛起,近來句法學家大致採以此法,即使仍有不少學者並未放棄前言,甚至提出折衷之道 (c.f. Aoun and Li 2003)。根據語料所得,本文將採用補語分析法,並以提出相關語料佐證,證實以補語分析法,最能解釋賽夏關係子句之句法現象,同時,藉由Bianchi (1999)同時針對左緣結構之擴充(Rizzi 1997) 以及Kayne (1994)理論之補述,反映出其理論對深層語法解釋能力。 最後,本論文也深入探討採用補語分析法分析賽夏關係子句後所造成的困難,包括量詞詞組本生位置,先行詞絕對的高範疇以及由來,以及以探針-目標關係(Probe-Goal Dependency Chomsky 2001)解釋外冠詞與先行詞之間如何達成構詞上的呼應(Agre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