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方志仁"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Bridges Selected by Nesting Formosan Whistling Thrush (Myiophoneus insulari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2-??-??) 方志仁; 王穎
    台灣紫嘯鶫(Myiophoneus insularis)會利用橋面下的橋墩縫隙築巢,我們研究橋樑環境特質對本種巢位選擇的影響。民國86年5至10月間調查台北縣郊區的三峽、石門、萬里、深坑、石嘉定、平溪、坪林等鄉鎮山區的橋樑,記錄各橋樑的環境特質以及被紫嘯鶫利用的狀況。所調查的68座橋樑中,有紫嘯鶫築巢的有31座,橋齡少於五年者未有被使用之紀錄。以卡方分析(Chi-square test)檢驗各項環境因子的資料,顯示在巢位高度、橋長、平均坡度方面,其選擇有顯著差異(P<0.05),紫嘯鶫傾向於在橋墩縫隙距離地面6公尺以下、橋長20公尺以下、四周平均坡度大於70度的橋樑築巢。以橋長、巢位高度、平均坡度三個因子進行複邏輯迴歸分析,所得的預測模式正確率為78%(n=41) ,但三因子中僅平均坡度具顯著預測力。人對橋樑周圍環境的利用會造成坡度及植被的改變,可能因此影響本種對橋樑的選擇。此外,人們在溪邊的遊憩活動也可能影響其對橋樑的選擇,但無顯著差異。建議未來建橋時,可根據本種對橋樑特質的偏好施工,以利於本種生存。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台灣紫嘯鶇(Myiophoneus insularis)的領域與鳴叫行為
    (2004) 方志仁
    台灣紫嘯鶇(Myiophoneus insularis)為廣泛分布於台灣中低海拔溪流環境的特有種鳥類,然而其野外習性仍鮮為人知。2002年10至2004年5月間於烏來及石碇進行本種之無線電追蹤以了解其領域性,並觀察及探討各種鳴叫聲與行為之關連。由石碇觀察的六個領域的個體顯示本種配偶間的活動範圍重疊度大,但與鄰鳥則界線分明,具明顯的領域性,其活動範圍幾乎就是牠的領域。雄鳥維持全功能的終年領域,夜間會回到巢位附近,晨間則在巢位附近鳴唱,且本種利用舊巢的比例很高,推測此類行為之功能與防衛巢位有關,可能有助於來年生殖活動的進行。雌鳥的活動範圍則較不固定。以95%MCP法估計活動範圍達穩定值的3隻個體領域,繁殖期雄鳥為1.89公頃(n=2),雌鳥為3.10公頃(n=1);非繁殖期雄鳥為1.77公頃(n=2),雌鳥為1.14公頃(n=1)。以95% fixed kernel, LSCV估計繁殖期雄鳥的活動範圍為3.25公頃(n=3),雌鳥為3.62公頃(n=1);非繁殖期雄鳥為2.35公頃(n=2),雌鳥為1.42公頃(n=1)。清晨、黃昏時常在溪邊常聽到本種的鳴唱及警戒聲。其鳴唱聲長而複雜多變,就目前觀察僅雄鳥會發出鳴唱聲,平均長度為11.1秒,平均頻域為4.3kHz(n=13)。常見之高頻哨音(警戒聲Ⅰ)具警戒之功能,與許多鳥類的警戒聲相似,其主頻率平均為5.5kHz,長度0.80秒(n=14)。研究期間另記錄到警戒聲Ⅱ、社會性叫聲、幼鳥乞食聲及聯繫聲。繁殖期鳴唱高峰持續時間較非繁殖期長(P<0.01),相較於日出時間繁殖期開始鳴叫的時間較早(P<0.05),與其他共域鳥種比較本種繁殖期開始鳴叫的時間有顯著提早的現象(P<0.05)。本種的鳴唱聲長而頻率廣,且無音節高度重複的現象,相對的易受共域鳥種聲音的阻斷及干擾,推測本種提早鳴叫與避免共域鳥種聲音的干擾有關,可能有助於種內個體的溝通。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