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徐銘鴻"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宜蘭無尾港濕地周邊地區的土地利用與土壤化學性質之關係(2012) 徐銘鴻瞭解濕地環境是濕地保育與經營管理的基礎。本研究調查宜蘭無尾港野生動物保護區濕地周邊地區的水質與土壤化學性質,並分析研究區內土地利用與環境變遷的關係。希望能對濕地保育的經營管理上,提出適當的建議。 水質調查共16個採樣點,於2008年夏季(8月)與冬季(12月)進行採樣。分析結果顯示,研究地區的水質受到幾種不同性質的水源影響,在古河道處、湧泉處與封閉水域呈現不同的性質。保護區的水質除湧泉匯入區與外來淡水區之外,有部分地區受家庭與工業區排放廢水污染,已超過灌溉用水水質標準,其對當地農業的發展應有負面影響。且水質亦受冬天的降水影響,冬天雨多時,pH較高、鹽度較低、Eh偏正值。 土壤調查部分,以500公尺的方格系統對六種土地利用類型(包含灘地、樹林、林投林、水田、旱田和荒地)進行系統分層抽樣,共計36個採樣點,每點以30公分為一層,由上而下採取四層檢測。採樣時間在2008年夏季(8月)、2009冬季(1月)與2009年夏季(7月)。 比較各採樣點的Piper圖顯示,影響土壤化學性質的原因有二:一為研究地區的外來影響,如靠海與舊河道區多受海水影響,靠近北邊工業區的土壤也有疑似外來污染物影響;另一為研究地區內的土地利用類型,不同的土地利用影響到土壤化學性質的穩定,在六種土地利用類型中,水田的差異最為顯著,之後才是荒地跟旱田,顯示在農業活動中人為的擾動對土壤化學性質的穩定具有決定性影響。再從土壤分層剖面分析,土深30~60公分層與上下層之間都有差異,顯示人為擾動的深度多集中在此層以上。除了荒地外,其他類型都顯示出越往下層差異越不顯著的趨勢,顯示越往下層人為的擾動越少。比較不同季節的土壤化學性質,發現本研究區的年度與季節間有顯著差異,顯示此地的變化一直在持續中。 因此建議,控管濕地的各類人為干擾,以及對濕地變遷進行長期系統性的監測,當為濕地經營管理的首要之務。Item 封閉型河口濕地自然環境因子關連性分析—以無尾港濕地為例(2008/10/23-24) 徐銘鴻; 許嘉恩; 韋煙灶Item 封閉型河口濕地自然環境因子關連性分析—以無尾港濕地為例(2008-01-01) 徐銘鴻; 許嘉恩; 韋煙灶Item 磁減量免疫量測訊號穩定度之改進研究(2012) 徐銘鴻磁減量免疫檢測所應用的原理是讓磁性奈米粒子與待測生物分子結合後,造成交流磁化率的減低,再使用磁性免疫分析儀量測此降低量,可量得待測分子濃度。由於磁性免疫分析儀所量得的磁性免疫試劑之交流磁化率,會因溫度改變而產生訊號不穩定的情況,進而降低對生物分子減測的準確性,必須設法解決此問題。 本研究中,透過在磁性免疫分析儀加裝溫度控制模組,可有效增進試劑溫度的穩定,也讓分析儀所量得試劑交流磁化率訊號的穩定度,有顯著的提升。繼之,我們在磁減量訊號量測的過程中,使用校準樣品(calibrater),可進一步讓輸出訊號更加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