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張瑩瑩"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中學生考試壓力團體方案之成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8-09-??) 趙子揚; 宋曜廷; 郭蕙寧; 張瑩瑩; Tzu-Yang Chao, Yao-Ting Sung, Hui-Ning Kuo, Ying-Ying Chang本研究旨在建置中學生考試壓力團體輔導方案,並檢視此方案對於考試壓力較大之九年級學生有無效果,期望以此供未來國中端對於學生考試壓力輔導之參考。本研究屬於質量並行的平行混合研究設計,在研究程序上,先以「中學生考試壓力量表」測量臺北市某所公立國中九年級學生之考試壓力,再依測驗結果,召募考試壓力較大之學生25名,組成四個團體,各進行六次團體。本研究於團體結束後,再次進行中學生考試壓力量表之測量,檢驗參與團體的學生,考試壓力是否降低。同時,本研究也以學生訪談資料之質性分析,檢視參加團體對學生來說,有何助益。研究發現,進行六次之團體,對九年級學生來說,能夠顯著降低其考試壓力。從質性資料中也發現,成員參與團體後,其益處為「生理焦慮舒緩」、「情感支持抒發」、「認知信念轉變」及「日常行動落實」。本研究將以中學生考試壓力團體方案之成效,以及學校應用之模式進行討論,以提供學校心理學在理論上及實務上之建議。Item 在愛中苦了自己──知覺伴侶人際行為在愛情完美主義與關係滿意度關連中的中介預測效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22-03-??) 張瑩瑩; 蔡松純; 孫頌賢; Ying-Ying Chang, Sung-Chun Tsai, Sung-Hsien Sun許多研究發現,愛情完美主義傾向(要求自我、要求伴侶)與關係滿意度具有負相關,然而這中間發生了什麼心理歷程?本研究目的,即欲探討「知覺伴侶人際行為」是否扮演了中介預測的角色?本研究採「社會行為結構分析模式」來測量愛情關係中「知覺伴侶人際行為」的內涵,包括:關懷呵護、攻擊漠視、自主肯定、干涉控制等個體對伴侶的人際行為知覺程度。研究對象為正處於愛情關係中的異性戀大專院校在學學生,共收集440份有效問卷。以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施測工具為:中文版愛情完美主義量表、知覺伴侶人際行為量表、以及關係滿意度量表。研究結果與結論:1. 在愛情完美主義對愛情關係的影響中,知覺伴侶人際行為具中介預測效果;2. 在愛情心理學中,探討伴侶間的人際行為知覺具重要性,愛情完美主義傾向可能促使個體產生不同的人際行為知覺;3. 要求伴侶與要求自我完美主義傾向,可能具有不同的人際行為知覺,兩者都能促使個體較不容易知覺伴侶的自主肯定與關愛呵護,進而預測較低的關係滿意度,而要求伴侶完美主義也會透過攻擊漠視的人際行為知覺,進而預測較低的關係滿意度。4. 相較於要求自我完美主義,要求伴侶對愛情關係的影響可能更具重要性。最後討論研究限制以及在情感教育、伴侶諮商上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