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張澄清"
Now showing 1 - 7 of 7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Effects of game-based learning on student affective outcomes in Taiwan(2010-11-12) 廖遠光; 張儷馨; 張澄清Item 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生學業成就與高層次思考能力影響之後設分析(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13-12-??) 廖遠光; 張澄清; Yuen-Kuang Uao; Cheng-Ching Chang本研究透過系統化的文獻分析探討問題本位學習(PBL) 對學生學業成就及高屑次思考能力的影響。木研究以後設分析法分析f 間內PBL 成效相關研究共的篇(學業成就計有的篇、高層次思考能力則為31 篇) ,結果顯示PBL 對於學生學業成就及高層次思考能力具有顯著地:,£向效應,整體效應量(ES) 分別為0 .4 1 及0.70 。本研究進一步發現,學業成就會受到兩個調節變項(學科頓域及教學期間)之調節作用而且現差異;高層次思考能力則會受到七個調節變項(學習階段、學科續域、PBL 類型、數{立平台與教材、教學期間、評量方式、及能力類型)之調節作用而早現差異。Item 學生擬題教學對情意學習成效及學業成就影響之後設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6-09-??) 廖遠光; 張澄清; Yuen-Kuang Liao; Cheng-Ching Chang本研究應用後設分析法探討學生擬題教學對於提升情意及學業成就之效果,並試圖探討可能影響教學成效的變數。以擬題、出題、problem posing、problem generation、problem writing、problem formulation 為關鍵詞,至「臺灣博碩士論文」、「CETD 中文碩博士論文」、「臺灣期刊論文索引」及「CEPS中文電子期刊」等資料庫檢索相關文獻,共蒐集擬題教學成效之實驗研究31 篇,可提供情意學習17 筆及學業成就34 筆之效果量,計有2,421 個樣本納入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學生擬題教學對於情意及學業成就具有正向效應,整體效果量分別為0.34 及0.57。意即對於情意及學業成就的提升,皆優於傳統講述式教學法,且對於學業成就的提升效果更佳。情意學習會受到「學科領域」、「教學者偏誤」、「擬題次數」及「網路擬題」等變數之調節作用而呈現差異;學業成就的調節變數則有「學習階段」、「學科領域」、「教學者偏誤」、「課程時數」及「分組學習」等。Item 少子化趨勢與教育改革之民意調查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 , 2008-08-01) 陳淑敏; 廖遠光; 張澄清現代人因生活壓力大、子女教養費用高及女性自主意識抬頭等變遷因素,導致 結婚與生育的意願降低而形成少子化的人口結構趨勢。我國在師資培育多元化政策 下,各大學院校均得設立教育學程,中小學師資因大量擴充而導致過剩,復以學齡 人口劇降,師資供需機制失衡,將影響教育環境甚鉅。偏遠地區的學校因生源不足 而面臨停辦的命運,明星學校卻仍因註冊熱門未能有效實現「小班小校」的目標, 少子化趨勢對都會地區與偏遠地區的孩子就學權益形成截然不同的效應。此外,政 府大量開放私人興學、學生人數減少,致使大專校院面臨減班與招生困難之問題, 且未來的情況將逐漸惡化,該如何因應並研議學校的退場機制,成為當前重要課 題。民眾對政府施政的支持度牽動整體施政成效,故民眾對於少子化趨勢的認知與 相應的教育政策之看法,是教育政策如何因應人口變遷的重要參考。本調查之目的 如下:一、瞭解民眾對少子化現象與國家未來發展影響及經費配置的看法。二、瞭 解民眾對班級或學生人數減少後教育品質的觀感。三、瞭解民眾對少子化趨勢下國 民教育與高等教育學校存廢的意見。四、根據結論,建議未來政策及研究之發展方 向。Item 臺北市高齡學習者健康促進、人際互動及生活滿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8-06-??) 陳淑敏; 張澄清; 吳志富; Amy Shumin Chen, Cheng-Ching Chang, Chih-Fu Wu臺灣自1993 年起已成為人口老化國家,協助高齡者體認健康之重要性及從事學習活動與社會活動,是積極面對人口老化的重要方針。鑑此,本研究以調查法探究臺北市高齡學習者偏好之學習類別與學習型態,並據此將高齡學習者分為「積極」、「保守」、「知性取向」及「人際取向」四類,其中以人際取向學習者居多、保守學習者最少。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教育程度、居住地區及婚姻狀況與學習者類型呈顯著關聯性,其中,未滿60 歲、國中以下教育程度之分組積極學習者的比例較少;70~74 歲、研究所以上學歷積極學習者比例較高。信義區積極學習者比例較高、松山區則以保守學習者較多。喪偶者呈現較傾向於積極學習者與人際取向學習者。整體而言,積極學習者不論在健康促進行為、人際互動趨向及生活滿意度,皆優於保守與人際取向學習者。基於本研究之發現,建議高齡學習相關資源、方案、規劃、活動和課程,應多方考量學習者的個別特性及地區差異,以增強保守學習者持續參與學習的動機和提升低社經地區民眾的整體參與為積極面對高齡社會之策略。Item 臺北市高齡學習者健康促進、人際互動及生活滿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8-06-??) 陳淑敏; 張澄清; 吳志富; Amy Shumin Chen, Cheng-Ching Chang, Chih-Fu Wu臺灣自1993 年起已成為人口老化國家,協助高齡者體認健康之重要性及從事學習活動與社會活動,是積極面對人口老化的重要方針。鑑此,本研究以調查法探究臺北市高齡學習者偏好之學習類別與學習型態,並據此將高齡學習者分為「積極」、「保守」、「知性取向」及「人際取向」四類,其中以人際取向學習者居多、保守學習者最少。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教育程度、居住地區及婚姻狀況與學習者類型呈顯著關聯性,其中,未滿60 歲、國中以下教育程度之分組積極學習者的比例較少;70~74 歲、研究所以上學歷積極學習者比例較高。信義區積極學習者比例較高、松山區則以保守學習者較多。喪偶者呈現較傾向於積極學習者與人際取向學習者。整體而言,積極學習者不論在健康促進行為、人際互動趨向及生活滿意度,皆優於保守與人際取向學習者。基於本研究之發現,建議高齡學習相關資源、方案、規劃、活動和課程,應多方考量學習者的個別特性及地區差異,以增強保守學習者持續參與學習的動機和提升低社經地區民眾的整體參與為積極面對高齡社會之策略。Item 臺北市高齡學習者健康促進、人際互動及生活滿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8-06-??) 陳淑敏; 張澄清; 吳志富; Amy Shumin Chen, Cheng-Ching Chang, Chih-Fu Wu臺灣自1993 年起已成為人口老化國家,協助高齡者體認健康之重要性及從事學習活動與社會活動,是積極面對人口老化的重要方針。鑑此,本研究以調查法探究臺北市高齡學習者偏好之學習類別與學習型態,並據此將高齡學習者分為「積極」、「保守」、「知性取向」及「人際取向」四類,其中以人際取向學習者居多、保守學習者最少。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教育程度、居住地區及婚姻狀況與學習者類型呈顯著關聯性,其中,未滿60 歲、國中以下教育程度之分組積極學習者的比例較少;70~74 歲、研究所以上學歷積極學習者比例較高。信義區積極學習者比例較高、松山區則以保守學習者較多。喪偶者呈現較傾向於積極學習者與人際取向學習者。整體而言,積極學習者不論在健康促進行為、人際互動趨向及生活滿意度,皆優於保守與人際取向學習者。基於本研究之發現,建議高齡學習相關資源、方案、規劃、活動和課程,應多方考量學習者的個別特性及地區差異,以增強保守學習者持續參與學習的動機和提升低社經地區民眾的整體參與為積極面對高齡社會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