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張月珍"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東勢客家話舌尖前音聲母顎化與否之聲學探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5-03-??) 鄭明中; 張月珍; Ming-Chung Cheng; Yueh-Chen Chang
    本研究透過聲學的分析工具與社會語言學的研究方法,對東勢客家話的舌尖前音聲母[ts, tsh, s]是否顎化為[t, th, ]進行探究。共60名說東勢客家話的客家鄉親參與本項研究,依據他們的性別(男、女)、年齡(老、中、青)分成六組,每組10人。本研究透過自行設計的發音字表與閱讀短文,採集東勢客家話[s]與國語[]在不同語言與社會變項(後接元音、性別、年齡、語體)影響下所發出的語音樣本,並利用PRAAT對擦音的兩個重要聲學特徵―「摩擦噪音時長」與「頻譜能量高峰頻率」進行手動測量。研究結果顯示,不論影響變項為何,[s]的摩擦噪音時長明顯短於[],[s]的頻譜能量高峰頻率顯著高於[],亦即[s]並未顎化成[]。值得注意的是,高前元音[i]確實會使[s]的摩擦噪音時長增長,頻譜能量高峰頻率降低,但與[]相較仍呈現明顯差異。最後,本研究一方面從穩定性的角度出發,探討摩擦噪音時長及頻譜能量高峰頻率作為感知客家話輔音的不同,另一方面也從語音產製、語音環境、語音感知等面向為東勢客家話[ts, tsh, s]為何不顎化成[t, th, ]提供可能的合理解釋。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東勢客家話舌尖前音聲母顎化與否之聲學探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5-03-??) 鄭明中; 張月珍; Ming-Chung Cheng; Yueh-Chen Chang
    本研究透過聲學的分析工具與社會語言學的研究方法,對東勢客家話的舌尖前音聲母[ts, tsh, s]是否顎化為[t, th, ]進行探究。共60名說東勢客家話的客家鄉親參與本項研究,依據他們的性別(男、女)、年齡(老、中、青)分成六組,每組10人。本研究透過自行設計的發音字表與閱讀短文,採集東勢客家話[s]與國語[]在不同語言與社會變項(後接元音、性別、年齡、語體)影響下所發出的語音樣本,並利用PRAAT對擦音的兩個重要聲學特徵―「摩擦噪音時長」與「頻譜能量高峰頻率」進行手動測量。研究結果顯示,不論影響變項為何,[s]的摩擦噪音時長明顯短於[],[s]的頻譜能量高峰頻率顯著高於[],亦即[s]並未顎化成[]。值得注意的是,高前元音[i]確實會使[s]的摩擦噪音時長增長,頻譜能量高峰頻率降低,但與[]相較仍呈現明顯差異。最後,本研究一方面從穩定性的角度出發,探討摩擦噪音時長及頻譜能量高峰頻率作為感知客家話輔音的不同,另一方面也從語音產製、語音環境、語音感知等面向為東勢客家話[ts, tsh, s]為何不顎化成[t, th, ]提供可能的合理解釋。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東勢客家話陰平變調與小稱調的比較研究:社會語言學觀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22-03-??) 張月珍; Yueh-Chen Chang
    本研究針對東勢客家話陰平變調及小稱調進行社會語音學研究,並同時考量語體、性別、年齡等因素的影響。本研究的參與者為60名說東勢客家話發音人,依據性別、年齡分六組,每組10人。本研究透過三組字表及一篇閱讀短文來蒐集語料,並利用Praat分析單字調、陰平變調與小稱調的基頻,續以單字調基頻分析結果來進行陰平變調與小稱調的聲調五度制轉換,接著計算基頻相關參數。研究結果如下:一、傳統調查將這兩個聲調均記為[35],但聲學分析為[33/34],何者出現則與語體正式度及年齡因素有關;二、除青年層外,陰平變調高於小稱調,小稱調長於陰平變調;三、年齡在所有基頻參數裡均呈現顯著差異,其中又以青年層變化最大,性別則無顯著差異;四、不論字表或閱讀短文,老、中、青三代所呈現的小稱調格局差異不大,但陰平變調格局在中、老年層與青年層頗有差異,前者為[34],後者為[33];五、青年層的陰平變調格局下降,且與小稱調重疊,顯示青年層已無法掌握陰平變調,因而產生回歸陰平本調讀法,本研究認為這種情況可能源自臺灣國語的影響。最後,本研究一方面從語音學與音韻學的本質差異來說明社會語音學與傳統方言學在調查結果上的不同,另一方面針對青年層陰平變調讀回陰平本調的原因提出合理說明。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